[实用新型]子宫颈治疗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93611.5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4113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15 |
| 发明(设计)人: | 张维仙;汪云霞;余琨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维仙 |
| 主分类号: | A61M31/00 | 分类号: | A61M31/00;A61M29/00;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侯越玲 |
| 地址: | 550001 贵州省贵***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子宫颈 治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子宫颈治疗器,至少包括:给药导管(1),其形状能够由圆管状限定,使得给药导管(1)具有用于容纳药液的中空型腔(3);活塞(2),其能够设置于所述中空型腔(3)中,并且能够沿给药导管(1)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给药导管(1)上设置有呈环状的弹性体(4),使得所述弹性体(4)与所述给药导管(1)之间能够构成用于容纳气体的封闭空间(5),其中,在外界气体进入所述封闭空间(5)的情况下,封闭空间(5)的体积能够按照所述弹性体(4)产生弹性变形的方式增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子宫颈治疗器。
背景技术
对于宫颈炎、宫颈糜烂等妇科常见疾病,一般采用阴道直接给药的治疗方法,通常将药片、药膏或药液等药物导入到阴道内炎症区域直接接触进行消炎治疗,使用药膏或药液治疗时,一般使用棉棒蘸取药膏或药液给患处上药,采用这种上药方式上药时,棉棒上的药液或药膏在未到达患处时药物就被碰掉一部分,上药区域也不好控制,上药时需要多次蘸取药膏或药液进出患者阴道上药,操作费时费力,容易导致患者不适,而且容易导致药物浪费。使用药片治疗时,通常用手指将药片直接塞到阴道中,使药片与病变部位直接接触,待药片融化后发挥药效进行杀菌消炎,但上药时通常使用手指直接将药片塞入阴道,手指上细菌容易带入阴道引发再次感染,而且给药深度不易控制,药片在阴道内的位置也不固定,易脱离患处,导致药物浪费。因此,现有技术中存在诸多阴道给药装置。
例如,公开号CN209019735U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新型妇科阴道给药装置,包括给药管部,所述给药管的左端设有给药头部,所述给药头部上均匀设有给药孔,所述给药头部的外部设有密封盖,所述给药管部的内部设有给药活塞,所述给药活塞的右侧表面的中部水平固定有给药推杆的左端,所述给药推杆的右端贯穿所述给药管部的右侧壁连接有L形握杆的左端,所述给药管部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手握套筒,所述手握套筒的左端面设有螺纹环槽,该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可同时满足使用药片、药膏或药液等药物进行给药的需求。但是该给药装置在给药管部插入患者阴道中时,其无法对给药管部的位置进行固定,使得给药管部容易在阴道中滑动。同时,在施药过程中,受施药量及施药速度的影响,会存在阴道中的药液外流的情况,进而导致床单或衣物的污染。因此,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克服以上缺陷的子宫颈治疗器。
此外,一方面由于对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存在差异;另一方面由于发明人做出本实用新型时研究了大量文献和专利,但篇幅所限并未详细罗列所有的细节与内容,然而这绝非本实用新型不具备这些现有技术的特征,相反本实用新型已经具备现有技术的所有特征,而且申请人保留在背景技术中增加相关现有技术之权利。
实用新型内容
如本文所用的词语“模块”描述任一种硬件、软件或软硬件组合,其能够执行与“模块”相关联的功能。
针对现有技术之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子宫颈治疗器,至少包括:给药导管,其形状能够由圆管状限定,使得给药导管具有用于容纳药液的中空型腔;活塞,其能够设置于所述中空型腔中,并且能够沿给药导管的延伸方向滑动,所述给药导管上设置有呈环状的弹性体,使得所述弹性体与所述给药导管之间能够构成用于容纳气体的封闭空间,其中,在外界气体进入所述封闭空间的情况下,封闭空间的体积能够按照所述弹性体产生弹性变形的方式增大。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给药导管的第一端能够呈开放状,给药导管的第二端能够呈封闭状,所述第二端上连接有与所述封闭空间连通的第一球囊,其中:所述给药导管中设置有与所述封闭空间和所述第一球囊均连通的导气通道,在第一球囊的体积减小的情况下,第一球囊中气体能够经所述导气通道传输至所述封闭空间。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活塞能够将所述中空型腔分隔为彼此不连通的靠近所述第一端的第一腔体和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第二腔体,其中:所述第二端上设置有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的进气口,在外界气体进入所述第二腔体中的情况下,第二腔体的体积能够按照所述活塞朝向所述第一端滑动的方式增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维仙,未经张维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36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喷油嘴
- 下一篇:一种血清瓶自动化清洗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