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由组合式高效固液分离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93320.6 | 申请日: | 2019-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36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刘婷;刘可佳;田永军;王建设;朱峰;王子强;姚沛忠;姚学同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益源天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 |
代理公司: | 郑州浩翔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49 | 代理人: | 靳锦;边延松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由 组合式 高效 分离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由组合式高效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池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由多个竖向杆和横向杆通过异向多通连接件拼装而成的立体中空框体;在所述竖直杆的左右两侧分别等间距设有至少两个固定件,在相邻所述竖直杆之间的固定件上安装有斜板组,流体从相邻所述斜板组之间流过时进行沉淀,所述斜板组呈“∧”型设置,在所述斜板组的上表面上均布设有向下倾斜的涡流脊线。本实用新型组装灵活、沉淀效率高、清洗方便、结构稳定的自由组合式高效固液分离装置,解决了传统斜板沉淀池易积泥阻塞塌陷、使用寿命低、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由组合式高效固液分离装置。
背景技术
水处理技术中普遍采用的沉淀分离工艺,主要就是沉淀池。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主要采用平流式、竖流式和辐流式沉淀池,60年代起各种澄清池盛行一时,70年代后主要是斜管、斜板沉淀池。早期的沉淀池效率大都很低,池深和占地面积均很大。根据浅池理论设计的斜板或斜管沉淀池效率显著提高,实际效率往往为平流沉淀池的7~10倍。因为斜管(板)之间的水流为层流状态,水力半径小、Re值低、Fr高,水力条件好,因此更利于沉淀分离。高效率的沉淀又可为水处理工程节约大量建设用地,斜管(板)沉淀池又可分为上向流、下向流和侧向流几种形式,工程上应用较成功的是上向流斜管(板)。
但是向上斜管(板)沉淀池在工程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斜管/斜板分离的下落沉泥和分离的清水所占用的是一个通道,两者之间形成相互干扰,导致排泥效果不够理想。
斜管(板)沉淀池利用斜管(板)将下部污泥与上部清水分隔开来,利用水在上升过程中沉降,以达到净化的目的。而沉淀下降的污泥颗粒在下降的过程中容易受到升上清水的顶托,一些较小的污泥颗粒会上浮到斜管顶端形成二次絮凝沉积,影响沉淀效果。
(2)斜管(板)中易沉积污泥堵塞斜管,尤其是顶部会有大量积泥滞留,随运行时间的加长,容易造成堵塞或压塌事故。造成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斜管/板的蜂窝状或者矩形的结构,在表面污泥滑落时容易在夹角位置形成侧向约束力,阻碍污泥下滑,从而导致恶性循环,最终堵塞斜管。
实际工程中斜管(板)沉淀池每运行一段时间,就要频繁的将池子放空,人工进行冲洗,以保证顺利生产。
(3)沉淀池内易滋生藻类,堵塞出水孔,使净水效率降低。
因为斜管(板)沉淀池的出水在上部,且清水面积比较大,在阳光的照射和透射下会滋生大量藻类,堵塞集水槽的出水孔,因而需要人工清除,非常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组装灵活、沉淀效率高、清洗方便、结构稳定的自由组合式高效固液分离装置,解决了传统斜板沉淀池易积泥阻塞塌陷、使用寿命低、分离效果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由组合式高效固液分离装置,包括设置在沉淀池内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为由多个竖向杆和横向杆通过异向多通连接件拼装而成的立体中空框体;在所述竖向杆的左右两侧分别等间距设有至少两个固定件,在相邻所述竖向杆之间的固定件上安装有斜板组,流体从相邻所述斜板组之间流过时进行沉淀,所述斜板组呈“∧”型设置,在所述斜板组的上表面上均布设有向下倾斜的涡流脊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益源天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郑州益源天泽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9332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板管一体激光切割机电动门结构
- 下一篇:一种镀膜玻璃清洗干燥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