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操作杆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6375.4 | 申请日: | 2019-11-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66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 发明(设计)人: | 黄涛;彭永清;万志成;熊顺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巨精机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B3/00 | 分类号: | H02B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30034 湖北省武汉市硚***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操作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操作杆,操作杆的侧面安装有线轮,线轮通过线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上端支撑有摄像头。操作杆的一侧安装有手轮,在操作杆侧上方安装有紧固旋钮,操作杆的上端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端安装有合闸推杆,固定座上端安装有导电头,摄像头的末端连接在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座的侧面连接有支杆,支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拉簧。操作杆的底部套有绝缘套。通过摄像头随时观察配电柜内部情况,可以通过拉杆对死角位置进行观察,便于观察员处理;绝缘套可以防止观察员触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柜操作杆,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功能操作杆。
背景技术
如今杆架式配电柜安装位置都比较高,按照规程规定箱底距地面1.9m以上,为了就是防止一般人随意触碰到配电箱引起危险事故,然而这样的设计对于电力维护人员在进行保护器日常运维检查、接地试跳时带来不小的麻烦,很多时候出去检修需携带梯子操作,所以必须派车辆专门运送梯子,等到需要检修的地方还需要一人扶着梯子,另一人操作,这样的操作方式严重浪费电力检修部门的人力、物力,为此就需要一种单人操作就能解决上述问题的多功能操作杆。
目前电力部门大部分使用的操作杆都是功能比较单一,结构比较简单的操作杆,其一,工作效率低,需要频繁更换检测导电头,其二,没有数字化显示设备,距离太高,人与配电柜存在死角位置,不能够实时的查看到配电柜内部的情况,其三,一般的操作杆都没有考虑到在底端安装绝缘层,在雨天或雾天操作时,很容易发生点击事故。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多功能操作杆,能够解决上述问题。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多功能操作杆,操作杆的侧面安装有线轮,线轮通过线连接有调节杆,调节杆上端支撑有摄像头。操作杆的一侧安装有手轮,在操作杆侧上方安装有紧固旋钮,操作杆的上端连接有固定座。固定座上端安装有合闸推杆,固定座上端安装有导电头,摄像头的末端连接在固定座的顶部。固定座的侧面连接有支杆,支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拉簧。操作杆的底部套有绝缘套。
进一步的,固定座和操作杆通过紧固旋钮固定。
进一步的,线轮和手轮通过穿过操作杆的轴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摄像头、合闸推杆和导电头的末端连接在固定座顶端的不同位置。
进一步的,调节杆的底端和拉簧连接在一起。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摄像头随时观察配电柜内部情况,可以通过拉杆对死角位置进行观察,便于观察员处理;绝缘套可以防止观察员触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一种多功能操作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摄像头;2.合闸推杆;3.导电头;4.拉簧;5.支杆;6.线轮;7.绝缘套;8.操作杆;9.手轮;10.紧固旋钮;11.固定座;12.调节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巨精机电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巨精机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63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铝板加工用蓄热式熔化炉
- 下一篇:一种热力数据整合系统用光纤交换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