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86169.3 | 申请日: | 2019-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648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世通海泰泵业(天津)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B39/02 | 分类号: | F04B39/02;F04B39/04;F04B37/14 |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科航尚博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34 | 代理人: | 刘希望 |
| 地址: | 300401 天津市北辰区天津医***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泵 内部 隔离 装置 | ||
本实用型公开了一种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涉及输送泵技术领域。该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包括密封盖和密封透气杆,密封盖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开设有注油口,且注油口内部设置有透气栓,密封盖内表壁之间设置有散热箱,散热箱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连接口。该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使用时,将透气栓取出,密封透气杆在弹簧和T型支撑杆的作用下弹出,取出密封透气杆,从注油口进行注油操作,注油结束后,使用透气栓将注油口进行封闭,使设备工作时散热箱内部导热油受热将其内部水分通过密封透气杆和透气栓排除,带走部分热量,提高设备散热性,同时密封透气杆紧贴注油口内表壁,使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泵体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送泵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泵是指利用机械、物理、化学或物理化学的方法对被抽容器进行抽气而获得真空的器件或设备,但是,现有技术中真空泵使用时内部注油,但是依旧无法形成良好的散热效果,同时注油口更容易产生松动,影响设备整体的密闭性,使设备使用效果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使用后,可以对工作中设备进行有效的散热处理,同时防止注油口出现松动导致内部气密性减弱的情况发生。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包括密封盖和密封透气杆,所述密封盖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开设有注油口,且注油口内部设置有透气栓,所述密封盖内表壁之间设置有散热箱,所述散热箱顶部靠近一侧边缘处设置有连接口。
优选的,所述透气栓顶部开设有透气孔。
优选的,所述散热箱内部底面位于连接口下方设置有弹簧槽。
优选的,所述连接口内表壁和注油口内表壁之间设置有密封透气杆。
优选的,所述弹簧槽内部底面和散热箱内部顶面之间设置有T型支撑杆。
优选的,所述T型支撑杆外表面套设有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使用时,将密封透气杆拔出,从注油口进行注油,注油结束后将密封透气杆插入,使用透气栓将注油口封闭即可。
(2)、该真空泵用内部隔离装置,使用时,将透气栓取出,密封透气杆在弹簧和T型支撑杆的作用下弹出,取出密封透气杆,从注油口进行注油操作,注油结束后,使用透气栓将注油口进行封闭,使设备工作时散热箱内部导热油受热将其内部水分通过密封透气杆和透气栓排除,带走部分热量,提高设备散热性,同时密封透气杆紧贴注油口内表壁,使外部空气无法进入泵体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解立剖视分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A部剖视放大图.
图中:1、密封盖;2、散热箱;3、弹簧槽;4、T型支撑杆;5、连接口;6、弹簧;7、密封透气杆;8、透气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进行、完整地描述,显然,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世通海泰泵业(天津)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世通海泰泵业(天津)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616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