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模具行位二次脱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85315.0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4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杜洪海;郑友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远致富海智能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3/44 | 分类号: | B29C33/4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精英专利事务所 44242 | 代理人: | 林燕云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区龙***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具 二次 脱模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模具行位二次脱模装置,用于模具中,所述装置包括:行位组件、驱动组件、导向组件和限位组件,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小行位在所述限位组件上运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限位组件靠近所述导向组件并解除对所述大行位随所述小行位运动的方向的限制,此时所述小行位继续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运动至第二预设距离后,所述小行位与所述大行位接触并带动所述大行位随所述小行位一起运动,从而顺利完成二次脱模的动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模具行位二次脱模装置可以确保两个行位组在运动时,前端的行位停止运动,同时通过驱动后排行位运动并运动到一定距离时带动前端的行位一同运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塑胶产品加工的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模具行位二次脱模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二次脱模动作是由两组斜导柱通过开模顺序动作分别驱动两个行位组(大行位和小行位)移动,从而实现二次脱模抽芯并且保持大行位在停止移动的同时小行位移动,小行位移动一段距离后,大行位和小行位同时移动。但是此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如果由两组斜导柱驱动大行位和小行位,则需要增加模具动作控制组件,并且模具需要增加模板厚度,从而增加了开模行程。
在现有技术中还可以通过一组斜导柱或一个油缸驱动两个行位组移动,主要是通过定位玻珠或限位夹限制大行位移动,在小行位移动一定距离后,再带动大行位克服定位玻珠或限位夹限阻力后使得大行位和小行位一起移动,从而以达到二次脱模的动作。此方法的主要缺陷是:如果由定位玻珠或限位夹等限位装置限制大行位来实现二次脱模的动作,则使得定位玻珠或限位夹等限位装置存在虚位,从而不能完全确保大行位停止移动。另外,当小行位粘模的力过大,使得作用在大行位上的力超过限位装置,此时二次脱模的动作就会失效。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模具行位二次脱模装置,所述装置在进行二次脱模动作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设计的二次脱模动作无法确保小行位运动一段距离后,大行位再一起运动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模具行位二次脱模装置,用于模具中,所述装置包括:行位组件,所述行位组件包括大行位和小行位,所述小行位贯穿所述大行位前端和底端并镶嵌在所述大行位上;限位组件,设置在所述大行位、所述小行位的下方,所述小行位可在所述限位组件上运动并使得所述限位组件解除对所述大行位随所述小行位运动的方向的限制;导向组件,设置在所述限位组件的下方并与所述限位组件弹性连接,同时所述导向组件限制所述限位组件朝所述小行位运动的方向运动,所述大行位可在所述导向组件上滑动;驱动组件,与所述小行位连接并驱动所述小行位运动;其中,当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小行位在所述限位组件上运动至第一预设距离时,所述限位组件靠近所述导向组件并解除对所述大行位随所述小行位运动的方向的限制,此时所述小行位继续在所述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运动至第二预设距离后,所述小行位与所述大行位接触并带动所述大行位随所述小行位一起运动,从而顺利完成二次脱模的动作。
可选地,在所述的模具行位二次脱模装置中,所述大行位上固定有大行位限位块;所述限位组件未解除对所述大行位随所述小行位运动的方向的限制时,所述大行位限位块的下端面位于所述限位组件的上端面的下端;所述限位组件解除对所述大行位随所述小行位运动的方向的限制时,所述大行位限位块的下端面位于所述限位组件的上端面的上端。
可选地,在所述的模具行位二次脱模装置中,所述大行位上固定有小行位限位块,所述驱动组件驱动所述小行位运动的过程中,所述小行位可通过所述小行位限位块带动所述大行位朝所述小行位运动的方向进行运动。
可选地,在所述的模具行位二次脱模装置中,所述大行位的左右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大行位滑动连接的第一行位压块、第二行位压块,所述第一行位压块、所述第二行位压块均与所述驱动组件固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远致富海智能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远致富海智能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853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