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垃圾裂解气化处理和能量循环利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72197.X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24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张颖;李玮;严鑫;孙岐君;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城绿建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04 | 分类号: | F23G5/04;F23G5/027;F23G5/44;F23G5/46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联合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89 | 代理人: | 温艳华 |
地址: | 310000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垃圾 裂解 气化 处理 能量 循环 利用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裂解气化处理和能量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储存轻质可燃物的第一储存装置、储存轻质可燃物的第二储存装置、裂解气化设备、第三储存装置。轻质可燃物和筛分土按照预定的比例进入裂解气化设备,裂解气化后产生的固体炉渣进入第三储存装置,第一储存装置和第二储存装置的换气系统的臭气引至第三储存装置与炉渣进行换热,被升温后的臭气经管道连接至所述换气系统以再次进行换热,从而回收臭气中的热能用于烘干垃圾。裂解气化的可燃气可用于发电或其他能量利用系统,裂解气化设备内的循环冷却水以及对可燃气进行降温的冷却水经过换热升温后输送至第一储存装置和第二储存装置的干化系统,以加速垃圾干化,实现能量最大化利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处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裂解气化处理和能量循环利用系统。
背景技术
在垃圾的治理过程中,特别是存量垃圾中含量较大的轻质可燃物和筛分土比较难处理,尤其是轻质可燃物的去除一直难以解决。一般轻质可燃物需要政府协调焚烧厂或填埋场处置,而一般治理存量垃圾的项目地又很难同时有焚烧厂或填埋场进行协调处置,因此在大量存量垃圾治理工程中轻质可燃物的处置是难点,甚至是影响整个工程能否持续开展的关键。
将垃圾进行高温裂解气化的过程中,产生的炉渣一般直接采用冷却水进行冷却,而冷却水升温后再自然散热并循环利用,高温裂解气化过程的可燃气采用急冷的方法冷却并净化后再使用。在这个过程中,炉渣的热能、循环冷却水的热能以及可燃气的热能实际上被白白损失掉,能源浪费较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垃圾裂解气化处理和能量循环利用系统,以同时解决垃圾中的轻质可燃物和筛分土处置的难点,以及高温裂解过程中能量浪费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裂解气化处理和能量循环利用系统,包括第一储存装置、第二储存装置、裂解气化设备、第三储存装置、除尘装置以及除臭装置。第一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垃圾分选后的轻质可燃物,第一储存装置内部具有换气系统和用于干化垃圾的干化系统。第二储存装置用于储存垃圾分选后的筛分土,第二储存装置内部具有换气系统和用于干化垃圾的干化系统。第一储存装置和第二储存装置均与裂解气化设备连通,使得轻质可燃物和筛分土按照预定的比例进入裂解气化设备。第三储存装置和裂解气化设备连通,使得裂解气化后产生的固体炉渣进入第三储存装置,第一储存装置的换气系统和第二储存装置的换气系统均与第三储存装置连接,使得换气系统的臭气与炉渣进行换热,被升温后的臭气经管道连接至所述换气系统以再次进行换热,从而回收臭气中的热能用于烘干垃圾。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垃圾裂解气化处理和能量循环利用系统包括除尘装置和除臭装置,除尘装置的一端和第三储存装置连通,使得被升温后的臭气进入除尘装置除尘,除尘后的固体返回第三储存装置作为炉渣。除尘装置的另一端通过管道经由换气系统连接于除臭装置,使得除尘后的臭气先与换气系统进行换热再经除臭后排放。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垃圾裂解气化处理和能量循环利用系统包括冷水池、热水池以及循环泵,裂解气化设备内部具有循环冷却管路,循环泵连通于冷水池和裂解气化设备的循环冷却管路之间,以输送冷却水用于和裂解气化炉内部进行换热冷却,冷却水被升温后流至热水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第一储存装置和第二储存装置各自的干化系统均分别与热水池和冷水池连通,热水池中的热水分别进入两个干化系统进行干化换热后回流至冷水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垃圾裂解气化处理和能量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换热器,换热器连接于裂解气化设备的循环冷却管路和热水池之间,裂解气化设备产生的裂解气体进入换热器进行换热降温。
根据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所述垃圾裂解气化处理和能量循环利用系统包括水冷却装置和净化装置,水冷却装置和换热器连通,净化装置和水冷却装置连通,降温后的裂解气体依次进入水冷却装置和净化装置分别进行冷却和净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城绿建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城绿建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721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微控交流接触器模块
- 下一篇:谷物烘干用热泵加热进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