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胶带保持力测试箱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7999.1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9743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16 |
发明(设计)人: | 陈灏渠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19/04 | 分类号: | G01N19/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刘羽 |
地址: | 516259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带 保持 测试 | ||
一种胶带保持力测试箱包括操作柜、计时器、挂钩、辅助构件及计时触发模组。操作柜开设有测试室及控制腔,测试室内的内壁上开设有透孔,挂钩的外壁上设置有触发法兰,触发法兰位于控制腔内;计时触发模组包括常开端子、常闭端子、保持端子、截止电阻、触发电阻及弹性件,弹性件用于推动触发法兰向靠近常闭端子的方向移动。常开端子、常闭端子、保持端子、截止电阻、触发电阻组成触发电路,通过输出电流的变化代替压力传感器驱动计时器启动或者停止,降低设备制作成本,且内部零部件少,便于拆卸进行替换,维护难度低,挂钩与弹性件组成活动式触发构件,通过物理接触来触发计时器,提高计时器的响应效率,测试的准确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测试仪器,特别是涉及一种胶带保持力测试箱。
背景技术
因此,在胶带出厂前,需要对其进行保持力测试,确认胶带粘力的保持时效是否达标。
胶带的保持力测试一般在保持力测试箱内进行,保持力测试箱内设置触发构件、计时器及拉力计,拉力计的两端分别与测试箱的内壁及触发构件相连,且拉力计与计时器电连接,在进行测试时,将待测胶带两端分别粘在两个镜面板上,其中一块镜面板挂在触发构件上,并且在另一镜面板上设置砝码,此时拉力计检测到砝码重量并且发出电信号驱使计时器开始计时,当胶带粘力失效时,与砝码下落,触发构件不在受力,此时拉力计无拉力信号输出,计时器计时终止,由此记录下该测试胶带的保持力数据。
然而,在上述测试箱在测试过程中使用拉力计作为计时器的启动、终止的媒介,即需要对拉力计供电,保持其正常运行,并且在设置待测胶带过程中,触发构件的位置无明显变化,是否开始计时需要通过观察计时器来确认,而拉力计在为设置砝码的情况下也有几率被触发,即砝码掉落后,拉力计被触发构件以及镜面板的重力触发,此时计时器依旧能够接受到拉力计的电信号,计时会继续,则检测所得的保持力数据就出现误差并非待测胶带在负重情况下的保持力数据,影响测试准确度,测量胶带保持力需要耗费较多时间,重复测试将严重影响产品的质检效率,并且拉力计为电子元件,其发生损坏时,维护困难,维护成本较高。而为了避免拉力计误启动,会将触发拉力的范围扩大,然而胶带失效时,并非即时掉落,掉落过程导致的拉力超出拉力计预设范围时发生胶带仍粘附在镜面光板上,但计时器已经停止的现象,测量误差较大。
因此,如何对保持力测试装置的结构进行优化,提高测试准确度,并且降低设备的维护难度及制作成本,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胶带保持力测试箱,采用接触式触发结构代替拉力计启动计时器,提高测试专准确度,且内部构件简单,制作成本低,发生故障维护难度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胶带保持力测试箱包括:操作柜、计时器、挂钩、计时触发模组及辅助构件;
所述操作柜开设有测试室及控制腔,所述测试室内的内壁上开设有透孔,所述透孔用于连通所述测试室及所述控制腔;
所述计时器安装于所述控制腔上;
所述挂钩穿设所述透孔,且所述挂钩的外壁上设置有触发法兰,所述触发法兰位于所述控制腔内;
所述计时触发模组包括常开端子、常闭端子、保持端子、截止电阻、触发电阻及弹性件,所述常开端子、所述常闭端子及所述保持端子间隔设置于所述控制腔内,所述截止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常开端子及所述保持端子电连接,所述触发电阻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常闭端子及所述保持端子电连接,且所述常开端子及所述常闭端子均与计时器电连接,所述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触发法兰及所述控制腔的内壁抵接,所述保持端子与所述挂钩的外壁贴合,所述弹性件用于推动所述触发法兰向靠近所述常闭端子的方向移动;
所述辅助构件包括镜面光板及挂扣,待测胶带的两端分别粘附于所述镜面光板及所述挂扣上,所述镜面光板用于与所述挂钩相连接,所述挂扣用于与砝码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浩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799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氨水罐超压排放氨气的自动吸收再利用装置
- 下一篇:一种喷码机储墨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