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隧道管壁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7003.7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293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3 |
发明(设计)人: | 唐加功;赵宏达;罗先猛;邵赞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省大唐安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D11/38 | 分类号: | E21D11/3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21 | 代理人: | 杨本官 |
地址: | 43004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隧道 管壁 防水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隧道管壁防水结构,包括第一侧墙板、第二侧墙板、防水密封结构以及辅助密封结构,所述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均为弧形的墙板,所述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的厚度为8‑10cm,所述第一侧墙板的一侧与第二侧墙板的一侧固定贴合连接,且所述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在靠近于两者相互贴合连接处的上下端均开设有螺纹连接孔,且所述螺纹连接孔分别位于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呈凹陷形态的一侧,所述螺纹连接孔的深度为3‑5cm,本所述防水密封结构通过强力粘接的方式且呈固定覆盖式粘接于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的连接处。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且可以有效的避免地铁隧道管壁处因防水材料老化而出现渗水漏水的情况。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铁隧道建设领域,具体为一种隧道管壁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地铁是涵盖了城市地区各种地下与地上的路权专有、高密度、高运量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国台湾地铁称之为捷运,地铁的行程路线中一般均包含有隧道,而隧道一般在开设完成后,都是采用多个侧墙板将其组合成一个圆形来对其进行加固,在多个侧墙板的连接处,一般都会存在或大或小的连接缝隙,此时就需要在多个侧墙板的连接处采用防水结构对其进行防水处理。
但是,现有的防水结构存在以下缺点:
在使用时间较长之后,铺设的防水材料层易受到地下水的冲击和渗透,降低与两个相邻侧墙板之间的粘性,从而导致防水材料层与两个相邻的侧墙板的连接处出现渗透缝隙,导致隧道的内部出现渗水,时间一长形成积水,极大的影响到了地铁的运行,且若是顶部出现渗水持续滴落时,地铁的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隧道管壁防水结构,以解决在使用时间较长之后,铺设的防水材料层易受到地下水的冲击和渗透,降低与两个相邻侧墙板之间的粘性,从而导致防水材料层与两个相邻的侧墙板的连接处出现渗透缝隙,导致隧道的内部出现渗水,时间一长形成积水,极大的影响到了地铁的运行,且若是顶部出现渗水持续滴落时,地铁的运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隧道管壁防水结构,包括第一侧墙板、第二侧墙板、防水密封结构以及辅助密封结构,所述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均为弧形的墙板,所述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的厚度为8-10cm,所述第一侧墙板的一侧与第二侧墙板的一侧固定贴合连接,且所述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在靠近于两者相互贴合连接处的上下端均开设有螺纹连接孔,且所述螺纹连接孔分别位于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呈凹陷形态的一侧,所述螺纹连接孔的深度为3-5cm,本所述防水密封结构通过强力粘接的方式且呈固定覆盖式粘接于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的连接处,所述辅助密封结构同样通过螺栓固定安装于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的连接处。
优选的,所述防水密封结构包括防水材料层,所述防水材料层通过强力粘接的方式覆盖粘接安装于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的连接处,使得可以通过防水密封结构对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的连接处进行防水密封工作。
优选的,所述防水材料层为聚乙烯丙纶复合防水卷材层,使得保证了防水材料层防水密封效果的同时,延长了防水材料层自身的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辅助密封结构包括安装座和伸缩抵接结构,所述安装座呈圆弧形,所述安装座的前后两侧均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内部均开设有螺纹连接孔,所述安装座的前后两侧通过螺栓贯穿连接块与第一侧墙板和第二侧墙板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抵接结构位于安装座与防水材料层之间,使得可以通过辅助密封结构对防水材料层进行辅助密封工作。
优选的,所述伸缩抵接结构包括弹簧和抵接板,所述弹簧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弹簧的一端均与安装座朝向于防水材料层的一侧固定连接,且多个所述弹簧之间的间距相同,多个所述弹簧远离于安装座的一端与抵接板固定连接,所述抵接板的形状大小与防水材料的形状大小相匹配,所述安装座与抵接板之间通过多个伸缩连接杆连接,且多个所述伸缩连接杆均位于相邻的两个弹簧之间,使得便于对防水材料层进行辅助密封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省大唐安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省大唐安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700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轴套管精密抛光装置
- 下一篇:一种纺织品加工用烘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