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轴承环整形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6972.0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365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张学斌;刘邢宇;胡树森;苏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21D3/02 | 分类号: | B21D3/02;B21D43/00;B21C5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王华英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轴承 整形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环整形机构,包括:机架和置于机架上的伸缩元件、第一整形轮、第二整形轮,在伸缩元件的输出轴两侧对称设置一第一整形轮,第二整形轮置于两个第一整形轮的对称面并套设轴承环,伸缩元件带动第一整形轮或第二整形轮移动,使得轴承环的外圈、内圈分别被第一整形轮、所述第二整形轮所压紧,电机驱动第一整形轮或第二整形轮转动对轴承环机进行矫圆。本实用新型可同时对轴承环的内、外圈同时整形,通过加载控制轴承环的微变形量,使轴承环在滚动过程中反复的曲率变化,最终实现曲率统一,达到矫圆整形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轴承制造工艺装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轴承环整形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轴承内、外圈工艺流程包括:棒材—锻造—车加工—热处理—磨加工—超精加工—零件终检—防锈入库。其中热处理工艺涵盖淬火和回火,尤其是在淬火过程中,会产生热变化应力和组织变化应力,这些应力的变化会导致内、外圈的变形,在下一步回火处理之前,需要进行整形工序。整形工序包括以下步骤:1、先量形,挑出变形产品,标注出最大变形处;2、用顶子顶住标注处,将变形大的产品顶圆;3、顶完之后,再重新量形,合格后再去回火。有时候,虽然回火的保温温度不高,回火过程也会产生外形的变化,这也要配合整形工序。
可见这个整形工序繁琐,需要很多人工和量形、顶圆的装备,尤其为了提高车间效率,顶圆工作常常在热处理炉附近的位置进行,工况条件非常艰苦。目前这一工艺并没有实现完全的自动化,即使有企业从国外进口了自动化的圆度检测机,但是后续的整形工艺还是需要人工操作。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承环整形机构,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仅对需要人工对轴承环进行整形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轴承环整形机构,所述轴承环整形机构包括:
伸缩元件,置于机架,在所述伸缩元件的输出轴两侧对称设置一第一整形轮,所述伸缩元件的输出轴连接所述第一整形轮或第二整形轮,
所述第二整形轮,置于两个所述第一整形轮的对称面,在所述第二整形轮上套设轴承环,
所述伸缩元件伸出其输出轴将所述第一整形轮、所述第二整形轮分别对应压紧于所述轴承环的外圈、内圈;
电机,所述电机驱动所述第一整形轮或所述第二整形轮转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元件的输出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一整形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上靠近所述伸缩元件的一端开设凹槽,
所述第一连接件还设有一贯穿自身并连通所述凹槽的一贯穿孔,并利用转轴伸入所述贯穿孔并穿过置于所述凹槽内的所述伸缩元件的输出轴,所述转轴利用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电机安装于所述机架,所述机架设有一支撑块,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穿过置于所述支撑块的第二通孔后与所述第二整形轮相连,在该第二通孔内安装一用于支撑所述电机的输出轴的轴承座。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机架之间设置第一导轨,所述第一连接件沿所述第一导轨移动。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伸缩元件的输出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所述第二整形轮。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连接所述第二整形轮的电机固接于所述第二连接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整形轮通过一安装板利用紧固件固接于所述机架。
于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在连接所述第一整形轮的电机输出轴上套设一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套设于所述第一整形轮上第二齿轮相啮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697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装拆简便的外包装木箱
- 下一篇:一种水泥减水剂导出过程中结晶物的过滤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