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疝气治疗用压迫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6240.1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035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庞毅;孟祥朝;郭春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久维律师事务所 11582 | 代理人: | 邢江峰 |
地址: | 300000***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疝气 治疗 压迫 气囊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疝气治疗用压迫气囊,包括底板,底板的正面设置有气囊本体,气囊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气门芯,底板背面设置有四个绳带,四个绳带上均设置有钮扣,底板通过绳带和钮扣设置有背带机构,背带机构由腰带、公搭扣和子搭扣组成,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凹槽,凹槽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两个位于第一通孔两侧的第二通孔,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底板通过限位机构由两个连接块和一个颈带组成。本实用新型通过气门芯向气囊本体打气使气囊本体膨胀,从而对伤口进行压迫,相比沙袋而言气囊本体的质量较轻,压迫效果好,从而利于术后身体虚弱的患者使用,通过设置限位环和固定螺栓能够调节腰带和颈带的长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囊,具体为一种疝气治疗用压迫气囊。
背景技术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疝最佳的治疗方法是进行手术,在手术后需要使用对伤口进行压迫,用于帮助伤口愈合,而现有疝气手术后大多采用沙袋进行压迫,而沙袋重量相对较大,不利于术后身体虚弱的患者使用,从而影响患者的治疗。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疝气治疗用压迫气囊。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疝气治疗用压迫气囊,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正面设置有气囊本体,所述气囊本体的顶部设置有气门芯,所述底板背面设置有四个绳带,四个所述绳带上均设置有钮扣,所述底板通过绳带和钮扣设置有背带机构,所述背带机构由腰带、公搭扣和子搭扣组成,所述底板的内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内腔的顶部设置有第一通孔和两个位于第一通孔两侧的第二通孔,所述凹槽的内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底板通过限位机构由两个连接块和一个颈带组成,且所述颈带的两端分别与连接块固定连接,所述限位机构由两个支撑板、一个辅助杆、两个推板、两个限位杆和两个弹簧组成,两个所述连接块分别插入两个第二通孔的内部,两个所述限位杆分别插入两个连接块的内部,所述腰带和颈带的外表面均设置有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由限位环和固定螺栓组成,所述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在限位环的一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腰带的一端设置有公搭扣,所述腰带的另一端穿过子搭扣。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支撑板均固定安装在凹槽的内部,所述辅助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推板均穿插连接在辅助杆的外表面,两个所述推板的顶端均贯穿第一通孔并延伸至底板顶端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限位杆固定安装在两个推板相互远离的一面上,两个所述弹簧分别设置在两个限位杆的外表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推板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种疝气治疗用压迫气囊,通过气门芯向气囊本体打气使气囊本体膨胀,从而对伤口进行压迫,相比沙袋而言气囊本体的质量较轻,压迫效果好,从而利于术后身体虚弱的患者使用,通过设置限位环和固定螺栓能够调节腰带和颈带的长度,从而使该压迫气囊能够适用不同身型的患者,进而提高该压迫气囊的实用性,通过设置绳带和钮扣能够将底板和腰带连接在一起,解开纽扣后能够将腰带从底板上拆卸下来,通过推动推板使限位杆与连接块分离,即可将连接块从底板上拆卸下来,从而便于使用者分开对气囊本体、腰带和颈带进行清洗和消毒,提高了该压迫气囊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疝气治疗用压迫气囊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未经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624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