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昆虫幼虫分离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5132.2 | 申请日: | 2019-11-14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4820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1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锋;李华锋;王春梅;吴兴兴;刑海涛;黄甫则;王云鹤;单庆益;易传辉;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云南凌云律师事务所 53207 | 代理人: | 董建国 |
地址: | 650000 ***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昆虫 幼虫 分离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昆虫幼虫分离设备,包括箱体、水箱和第二收集箱,所述箱体的下壁从左到右均匀开设有置放槽,且置放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箱体下壁的中间位置处开设的置放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筛,所述过滤筛的左右两侧对应的置放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置放板,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外壁均设置有水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有一系列的结构使本设备在对怕光的昆虫分离时,减少了分离时耗费的时间,提升了分离效率,且对不怕光的昆虫也可使用本设备进行分离。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幼虫分离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昆虫幼虫分离设备。
背景技术
昆虫生产时,需要在幼虫化蛹前或者快化蛹时将成虫和幼虫分离,目前在对成虫和幼虫分离时大多利用幼虫自身的特性分离虫蛹,诸如黄粉虫,在对其分离时,在饲养箱上用灯光照射,小幼虫较活泼,会很快钻进虫粪或伺料中,表面则留下已化蛹的或快要化蛹的老熟幼虫,这时可方便地将其收集到一起完成分离虫蛹的过程,但是这种方法存在局限性,对于一些不怕光的昆虫无法进行分离,且由于光照无法进入培养基的内部,利用幼虫自身的特性分离虫蛹的效果较差,分离虫蛹耗时较长,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昆虫幼虫分离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对于一些不怕光的昆虫无法利用幼虫自身的特性进行分离,且由于光照无法进入培养基的内部,利用幼虫自身的特性分离虫蛹的效果较差,分离虫蛹耗时较长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昆虫幼虫分离设备,包括箱体、水箱和第二收集箱,所述箱体的下壁从左到右均匀开设有置放槽,且置放槽的数量为三个,所述箱体下壁的中间位置处开设的置放槽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筛,所述过滤筛的左右两侧对应的置放槽的内部均设置有置放板,所述箱体的上方设置有上盖,所述箱体左右两侧的外壁均设置有水箱。
优选的,所述过滤筛所在位置处对应箱体的正下方设置有第二收集箱,所述第二收集箱的左右两侧分别对应设置有第一收集箱和第三收集箱,且第一收集箱和第三收集箱分别位于对应的置放板的正下方。
优选的,所述箱体下壁的沿边位置处设置有置放架,所述置放架的四个拐角位置处均焊接有支腿,所述支腿的底部固定有移动轮。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上壁设置有进水口,所述进水口的上方螺纹连接有密封盖,所述水箱的外侧侧壁上固定有视窗。
优选的,所述水箱的前壁固定有加热管,且加热管的加热端延伸至水箱的内部,所述水箱的上方对应箱体的左侧侧壁设置有温控器。
优选的,所述箱体内部的左侧侧壁的上侧设置有灯管,所述灯管的上方设置有灯罩,所述上盖通过合页与箱体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置放板上壁的左右两端均固定有把手,所述上盖上壁的左右两侧同样固定有把手,所述置放板和过滤筛的上表面与箱体下壁的上表面位于同一水平线。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箱、箱体、灯管、过滤筛和加热管,本新型在对昆虫进行分离时,利用昆虫的趋光性和趋温性对昆虫进行分离,相对于现有技术仅仅利用趋光性进行昆虫分离来说,本新型的加热管可使得待分离昆虫的周围的温度升高,利用温度的升高可使培养基内部的昆虫爬出培养基的内部,使得分离更彻底,同时灯管和加热管的综合使用使得分离效果更好,相对于现有技术仅仅使用灯光分离虫蛹而言,本新型的分离时间更短,同时避免出现漏分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未经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513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