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放射性场所用汽-汽转换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63320.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9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园园;王存仓;汪朝晖;李红祥;孙智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D11/06 | 分类号: | F22D11/06;F22D1/50;F22B3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天昊联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12 | 代理人: | 罗建民;杜丹丹 |
地址: | 1008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放射性 所用 转换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射性场所用汽‑汽转换系统,其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蒸汽换热器、疏水冷却器和除氧器,蒸汽换热器还分别通过管道与锅炉房和工艺用汽设备连接,疏水冷却器还通过管道与锅炉房连接,除氧器还通过管道与工艺用汽设备连接;锅炉房产生的一次侧蒸汽依次经蒸汽换热器与疏水冷却器的换热降温处理后,形成一次侧冷凝水并返回锅炉房;除氧器用于对工艺用汽设备产生的二次侧冷凝水进行热力除氧,然后依次经疏水冷却器与蒸汽换热器的换热升温处理后,形成二次侧蒸汽并返回工艺用汽设备。本实用新型可间接制备工艺生产用蒸汽,还将一次热网系统与工艺用汽设备隔离;同时,一、二次侧的冷凝水得以回收利用,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乏燃料后处理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射性场所用汽-汽转换系统。
背景技术
乏燃料后处理、放射性生产工程等生产过程中,需要大量低压蒸汽,其有可能受到放射性污染,为了保护工作人员和环境安全,在以往的工程中,传统做法是蒸汽由锅炉房直接提供,而加热料液、保温、蒸残等设备中使用的大量低压蒸汽所产生的凝结水,均直接排放至排污降温池不回收,造成了大量软化水及其所含能源的浪费。另外,由于凝结水温度较高,因而增加了额外的降温用水资源的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至少部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完成了本实用新型。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放射性场所用汽-汽转换系统,其包括:依次通过管道连接的蒸汽换热器、疏水冷却器和除氧器,所述蒸汽换热器还分别通过管道与锅炉房和工艺用汽设备连接,所述疏水冷却器还通过管道与锅炉房连接,所述除氧器还通过管道与工艺用汽设备连接;锅炉房产生的一次侧蒸汽依次经所述蒸汽换热器与所述疏水冷却器的换热降温处理后,形成一次侧冷凝水并返回锅炉房;所述除氧器用于对工艺用汽设备产生的二次侧冷凝水进行热力除氧,然后依次经所述疏水冷却器与所述蒸汽换热器的换热升温处理后,形成二次侧蒸汽并返回工艺用汽设备。
可选地,所述汽-汽转换系统还包括:分别通过管道与所述蒸汽换热器和所述疏水冷却器连接的疏水罐;所述蒸汽换热器用于将一次侧蒸汽释热变为饱和冷凝水;所述疏水罐用于接收所述饱和冷凝水,并在其内水位超过预设水位范围的上限时,自动打开其疏水阀门并向所述疏水冷却器排水;以及在其内水位低于预设范围的下限时,自动关闭其疏水阀门。
可选地,所述疏水冷却器与锅炉房之间设置有并联的两路管道,其中第一路管道直接连通所述疏水冷却器与锅炉房,第二路管道上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有凝结水罐和凝结水泵;所述汽-汽转换系统还包括:测压装置,以及分别与其电连接的两个电动阀,所述两个电动阀分别设置在这两路管道上;所述测压装置用于实时测量所述疏水冷却器输出的一次侧冷凝水的压力,并在测量压力超过预设压力范围上限时,打开所述第一路管道上的电动阀且关闭所述第二路管道上的电动阀,以及在所述压力低于预设压力范围下限时,关闭所述第一路管道上的电动阀且打开所述第二路管道上的电动阀。
可选地,所述蒸汽换热器还通过管道与所述凝结水罐连接;所述汽-汽转换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蒸汽换热器与所述凝结水罐之间管道上的排污罐,所述排污罐还接入冷却水。
可选地,所述排污罐与所述凝结水罐之间的管道,以及所述疏水冷却器与所述凝结水罐之间的管道,都通过多路共网器接入所述凝结水罐。
可选地,工艺用汽设备产生的二次侧冷凝水与系统补水一起进入所述除氧器中,混合后再进行热力除氧。
可选地,所述汽-汽转换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除氧器与所述疏水冷却器之间管道上的供水泵,其用于将经过除氧处理后的二次侧冷凝水加压至二次侧蒸汽压力与系统阻力之和。
可选地,所述蒸汽换热器还通过管道与所述除氧器连接,以使得所述蒸汽换热器输出的二次侧蒸汽的一部分返回工艺用汽设备,另一部分进入所述除氧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633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锂电池组模块
- 下一篇:一种PVC管快速切割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