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配电终端电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9307.0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35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欧世锋;陈千懿;梁朔;高立克;李克文;黄伟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2J9/06 | 分类号: | H02J9/06;H02J3/00 |
代理公司: | 南宁东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5117 | 代理人: | 巢雄辉;裴康明 |
地址: | 530023 广西***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终端 电源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配电终端电源系统,具体涉及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解决用户端发生故障时在交流电源失压情况下,因后备电源欠压或失压导致馈线终端不能及时控制开关分闸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交流电源1、交流电源2、双交流切换模块、电源模块、后备电源、开关操作机构储能电机、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功率电阻R、电容器C、馈线终端、开关操作机构分合回路。本实用新型在电源模块和馈线终端之间连接了容量较小的电容器C,并用二极管隔离,以使得在交流电源失压时后备电源欠压或失压情况下电容器C提供足够电压使得馈线终端能控制开关分闸,进而防止故障隔离范围扩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配电自动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电终端电源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应用于10kV架空线路分段开关的电动操作机构主要有电磁型和弹簧操作机构。采用弹簧操作机构的开关因分合闸时耗能低,开关保持合闸时不依赖电能,无电磁型开关误动作问题,应用越来越广泛。
弹簧操作机构内存在两个控制回路:合闸控制回路及分闸控制回路。
若弹簧操作机构应用于电压时间型动作逻辑时,在开关两侧失压(交流电失压)后,电压时间型动作逻辑的“开关两侧失压延时分闸”功能起作用,而驱动开关分闸控制回路的电能由后备电源提供,而后备电源容量大,充电慢,在后备电源欠压或损坏失压情况下,如果交流电源失压,控制器的自动化投退硬压板可能因后备电源提供电压不足而误认为自动化功能退出,导致馈线终端不能控制开关分闸,故在这种工况下存在开关拒动风险,导致故障隔离范围扩大。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配电终端系统,能够有效解决在交流电源失压情况下,因后备电源欠压或失压导致馈线终端不能及时控制开关分闸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配电终端电源系统,包括交流电源1、交流电源2,与交流电源1、交流电源2输出端电连接的双交流切换模块,与双交流切换模块输出端电连接的电源模块,与电源模块输出端电连接的开关操作机构储能电机、馈线终端,与电源模块后备电源管理接口电连接的后备电源。所述电源模块和馈线终端之间增加了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功率电阻R、电容器C;所述电源模块输出端与第一二极管D1阳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分别与功率电阻R一端、第二二极管D2阴极、馈线终端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功率电阻R一端分别与电容器C一端和第二二极管D2阳极电连接,电容器C另一端接地。
优选地,所述第一二极管D1、第二二极管D2的额定电流不小于20A。
优选地,所述后备电源采用超级电容器或储电池。
优选地,所述电容器C充电充满所用时间不多于7秒。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在电源模块和馈线终端之间连接了容量较小的电容器C,并用二极管隔离,防止能量返流至后备电源及开关操作机构储能电机负载效应对后级负荷的影响,加入的电容器C有效解决在交流电源失压时后备电源欠压或损坏状态下提供不了足够电压使得馈线终端在短时间内无法控制开关分闸的问题,防止了故障隔离范围扩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实施例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未经广西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930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燃气热水器的二次压自动校准装置
- 下一篇:镁合金转向柱结构支架的浇口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