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立体库上架层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9152.0 | 申请日: | 2019-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379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符继;靳卫卫;王成;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1/04 | 分类号: | B65G1/04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许睿 |
地址: | 621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立体 上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库上架层车,包括层车框体以及设置在层车框体底部的滚轮,层车框体的底部固定两个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叉孔和检测面。本实用新型在层车框体的底部设置底座,将层车上架后的受力点与叉孔进行结合,底座不仅能作为叉车的上架部位还可作为层车上架后的承力部位,可保证上架过程中以及上架后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大尺寸货物的立体库存储要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仓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立体库上架层车。
背景技术
目前在仓储行业中产品一般都采用立体库进行存储,在上架时大多采用1.2m×1.2m规格的托盘进行装载。对于高度超过1.2m的货物,采用托盘装载难度较高,一般不通过立体库堆叠储存。
申请人单位所生产的空调塑料件尺寸在1m到1.8m范围,其尺寸范围已远超行业中立体库货物尺寸,并且重量达500kg以上,因此采用叉车进行上架,但目前行业中的层车由于结构限制,并不适用于进行叉车上架,且上架后的稳定性得不到保证,还需要满足货架穿梭车的红外检测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配合叉车进行上架且可保证上架后稳定性的立体库上架层车。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立体库上架层车,包括层车框体以及设置在层车框体底部的滚轮,层车框体的底部固定两个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叉孔和检测面。
进一步的是:底座上设有立柱,三个平行设置的立柱与检测面固定连接,检测面与立柱之间形成的矩形孔为叉孔。
进一步的是:两个底座平行固定在层车框体的底部两端,底座的底面高度高于滚轮的底面高度。
进一步的是:两个底座上的叉孔在水平方向上相互对应。
进一步的是:层车框体上覆盖有防尘罩,防尘罩通过魔术贴固定在层车框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在层车框体的底部设置底座,将层车上架后的受力点与叉孔进行结合,底座不仅能作为叉车的上架部位还可作为层车上架后的承力部位,可保证上架过程中以及上架后的稳定性,能够满足大尺寸货物的立体库存储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为:100-层车框体、200-底座、210-叉孔、220-检测面、230-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立体库上架层车除开层车框体100和安装在层车框体100底部的滚轮外,还在层车框体100的底部设置了底座200,底座200同时作为层车上架时叉车的插入部位以及层车上架后的承力部位,在底座200上设置了叉孔210;另外,层车上架后需进行安全检测,利用立体库穿梭车在层车的底部穿梭进行红外检测,因此为了满足立体库穿梭车的检测要求,在底座200上还设置了检测面220。
本实用新型为了简化结构,底座200的具体结构如图2所示,由立柱230和检测面220 组成,三个平行设置的立柱230固定在层车框体100的底部,检测面220再与立柱230通过焊接连接固定,检测面220为平板结构,检测面220与立柱230之间形成的矩形孔则为叉孔2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长虹模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915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平车的安全防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装饰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