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船用救生圈固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48118.1 | 申请日: | 2019-11-13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82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李杏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台浪鲨船舶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3C9/22 | 分类号: | B63C9/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创策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22 | 代理人: | 董学文 |
地址: | 22423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救生圈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船用救生圈固定装置,涉及船用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前端面下部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四个顶角本处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救生圈自动升起机构,且固定箱的前端面安装有锁定机构。本实用新型中,上箱体与下箱体关闭时可以组合成一个密闭的空间,当将救生圈放置到固定箱内部时,可以避免救生圈长时间裸露在外面而造成的损坏,以此增加救生圈的使用寿命,且限位块可以对上箱体的转动角度进行限定,避免转动角度过大,对救生圈顶架的拉取幅度过大导致救生圈顶架和救生圈从下箱体内脱离出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用救生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船用救生圈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船只上通常会配备各种紧急救生设备,在船只上常见的就是救生圈了,直接悬挂在船只的外部,以方便船只发生意外时,船只上人员可以快速的拿取救生圈,由于船只会处于各种恶劣的环境中,为了使救生圈的稳定性以及寿命性,需要专门的固定装置来将其固定在船只的外侧。
现有的船用救生圈固定装置要么是采用连接绳悬挂在船只的外侧,当船只发生意外时,船只上人员需要先解绳才能取出救生圈,慌乱时导致连接绳难以解开,易错过救生时间,要么就是采用钢制框架来进行固定,但救生圈依旧是裸露在外侧,时间长久后,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救生圈不易取出或者易损坏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船用救生圈固定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船用救生圈固定装置,包括固定箱,所述固定箱的前端面下部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四个顶角处均固定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另一端固定有安装板,且安装板的内部开设有安装螺纹孔,所述固定箱的内部设置有救生圈自动升起机构,且固定箱的前端面安装有锁定机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固定箱由下箱体、铰链及上箱体组成,所述下箱体的正面上部两端均螺丝螺纹连接有铰链,且铰链的另一面螺丝螺纹连接有上箱体,所述下箱体的正面上部两端还焊接有限位块。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上箱体通过铰链与下箱体构成转动结构,其上箱体与限位块之间为活动连接,且限位块的上端与下箱体的上端在同一水平上保持平齐。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救生圈自动升起机构的内部包括有救生圈顶架,且救生圈顶架处于下箱体的内部下端,所述救生圈顶架的两端均固定有连接拉绳。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连接拉绳的两端分别与上箱体的内部上端和救生圈顶架相连接,且救生圈顶架与下箱体之间为活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锁定机构的内部包括有锁块,且锁块与下箱体的正面上部之间为焊接固定,所述锁块的内部贯穿有插芯柱,且插芯柱与上箱体的正面下部之间为焊接固定,所述锁块的内部两侧开设有凹槽,且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弹簧,所述弹簧靠近锁块中心线的一端固定有定位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述定位珠通过弹簧与锁块构成弹性伸缩结构,且定位珠与插芯柱之间为活动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台浪鲨船舶设备有限公司,未经东台浪鲨船舶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4811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教学黑板
- 下一篇:一种钢铁加工用熔炼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