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下室防渗透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38297.0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0677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4 |
发明(设计)人: | 彭宁;胡文晓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弼兴律师事务所 31283 | 代理人: | 胡美强 |
地址: | 20005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地下室 渗透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防渗透结构,用于混凝土主体的伸缩缝,地下室防渗透结构包括:塞填密封式止水带,塞填密封式止水带嵌入于伸缩缝中,且塞填密封式止水带的两侧与伸缩缝两侧的混凝土主体粘接;外贴止水带,外贴止水带贴设在混凝土主体的外侧,且外贴止水带覆盖伸缩缝;柔性超前止水节点。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传统伸缩缝止水带的安装固定方式、增设超前止水构造改善传统伸缩缝薄弱部位建筑防水变形适应性、使止水带安装与主体施工分离,不仅可做到有效防止伸缩缝渗漏,而且对传统渗漏的伸缩缝可有效便捷替换封堵,施工简易具有优越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地下室防渗透结构。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伸缩缝节点构造中,通常采用中埋式止水带,其在混凝土浇筑前预先固定在上下两层钢筋之间,待混凝土浇筑后,便通过与混凝土之间的咬合力连接伸缩缝两侧的主体结构,从而与主体结构之间形成一体,伸缩缝便进入工作状态。
中埋式止水带本身有一定的伸缩变形能力,可适应主体结构由于温度、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变形,但不足之处在于其变形能力有限,在施工时,主体结构之间的沉降,温度变形并未得到释放,存在变形滞后效应,当后期变形逐渐增加时,中埋式止水带将要承担全部变形。另外在施工时,由于中埋式止水带固定不牢,混凝土振捣时止水带产生偏移,由于中埋式止水带的存在,影响混凝土振捣密实度等,这些因素都将预支中埋式止水带的变形能力,影响伸缩缝的防水质量,增加渗漏风险和概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中埋式止水带需要承担全部变形,固定不牢,容易产生偏移,影响伸缩缝的防水质量,增加渗漏风险和概率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防渗透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地下室防渗透结构,用于混凝土主体的伸缩缝,其特点在于,所述地下室防渗透结构包括:
塞填密封式止水带,所述塞填密封式止水带嵌入于伸缩缝中,且所述塞填密封式止水带的两侧与伸缩缝两侧的混凝土主体粘接;
外贴止水带,所述外贴止水带贴设在混凝土主体的外侧,且所述外贴止水带覆盖所述伸缩缝;
柔性超前止水节点,所述柔性超前止水节点位于底板和侧墙的混凝土主体的外侧,且所述柔性超前止水节点覆盖并连接于所述外贴止水带的外侧。
塞填密封式止水带是通过高强耐水粘合剂粘贴于伸缩缝两侧的混凝土主体上,其安装施工可在主体结构浇筑后进行安装,可有效避免施工对止水带完整性的影响。另外在安装时主体已经施工完毕或部分施工完毕,温度和沉降等因素引起的变形得到了释放,伸缩缝的缝宽基本趋于稳定,此时便可根据实际的伸缩缝的宽度选择相应变形量的塞填密封式止水带进行安装后形成的伸缩缝便可最大程度的发挥止水带的伸缩性能,适应结构的变形,避免了中埋止水带受施工因素的影响和变形预支的不足。
考虑到伸缩缝位置是受温度、沉降等因素变形影响大且集中的位置,为适应此位置的变形,考虑在变形缝附近局部区域设置柔性超前止水节点。当伸缩缝两侧产生沉降差异后,在伸缩缝位置的柔性超前止水节点将产生压缩变形,释放部分沉降引起的位移量,从而减少对外贴止水带的破坏,此外,由于柔性超前止水节点本身具有防水效果,相当于增加了一道防水,减小了伸缩缝位置渗漏的概率。
较佳地,所述柔性超前止水节点包括位于外侧的混凝土保护层以及设置在混凝土保护层内的柔性沥青块体。具体来说,当伸缩缝两侧由于温度因素产生水平变形时,通过底板混凝土与柔性沥青块体之间的摩擦,优先使沥青块体与混凝土保护层接触的部位产生剪切变位,而与防水保护层相接触的柔性沥青块体部位相对变位较小,从而有效保护了防水涂料及防水卷材。
较佳地,所述混凝土保护层内配置有钢筋网。配置钢筋网,可以增加混凝土保护层的变形抗拉能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三益建筑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382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
- 下一篇:一种凯氏定氮消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