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扩音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9793.X | 申请日: | 2019-11-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533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雷小冬;敖艳;高阳;刘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塔知识产权运营武汉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R27/04 | 分类号: | H04R27/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维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44 | 代理人: | 蒋悦 |
地址: | 430100 湖北省武汉市蔡甸区经济技术开***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便于 携带 放置 扩音器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扩音器,涉及扩音器领域,包括前盖,前盖表面设有前喇叭,前盖环绕的面上设有内凹的线槽,线槽一端连接有内凹的MIC收纳槽,另一端连接有内凹的插头收纳槽,所述MIC收纳槽附近的线槽两边设有MIC线夹,所述插头收纳槽附近的线槽两端设有插头线夹,前盖后方连接有后盖,后盖端面设有后盖底面,后盖底面上设有挂扣,后盖两侧的壁上设有侧喇叭。通过将MIC、线缆、插头以及挂扣收纳至扩音器表面之中,可以让使用者方便的携带,同时,收纳之后扩音器可以通过原挂扣安装面稳固的放置,将扩音器当做播放器使用,能避免挂扣未收纳放置时声音和挂扣产生共振影响音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扩音器领域,特别是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扩音器。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都不可避免地要用到扩音器,在一些比较大的企业,在进行安全培训、企业文化宣贯等都需要用到小型扩音器,扩音器一般以佩戴式麦克风为音频接收器,扩音器上设置挂扣以方便佩戴,麦克风通常带有线缆和插头,且比较细长,有时还带有佩戴工具比如夹子等,不便于收纳,使得携带扩音器时,麦克风还要单独的放置,同时,很多扩音器还带有音频播放功能,但因为扩音器上的挂扣使得其不能很好的放置,降低了使用体验,这些降低体验的地方都需要进行改善以便于人们更好地利用这一音频设备。
现有技术中也有对上述问题进行改善的方案,中国专利文献 CN 204465869 U就记载了一种扩音器,扩音器上设有麦克风收纳仓,可将麦克风收容起重,此种收纳结构位于扩音器主体内,增加了扩音器的体积,且扩音器挂扣无相应机构对其收纳,不能很好地放置播放音频。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扩音器,能够方便地对扩音器MIC和挂扣进行收纳,使得在播放音频时扩音器更加适宜放置和收纳,特别适合企业安全宣讲人员在多处转场使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便于携带和放置的扩音器,它包括前盖,前盖表面设有前喇叭,前盖环绕的面上设有内凹的线槽,线槽一端连接有内凹的MIC收纳槽,另一端连接有内凹的插头收纳槽,所述MIC收纳槽附近的线槽两边设有MIC线夹,所述插头收纳槽附近的线槽两端设有插头线夹,前盖后方连接有后盖,后盖端面设有后盖底面,后盖底面上设有挂扣,后盖两侧的壁上设有侧喇叭,侧喇叭便于扩音器多方向输出音频,使得当做音频播放器时能更好的传播声音。
上述扩音器还包括MIC,MIC与音频线缆一端连接,音频线缆另一端连接有音频插头,在扩音器使用时,将音频插头插入扩音器上的音频插座中,使用人将MIC对准声源,声音通过MIC转化为电信号,电信号通过音频线缆和音频插头送至扩音器中,扩音器通过对信号进行放大驱动喇叭再将电信号还原为声音。
上述MIC收纳槽位于前盖上,MIC收纳槽上表面与前盖上表面平齐,MIC收纳槽在前盖上表面以下部分内凹成所述MIC形状,MIC收纳槽一端与线槽联通,在靠近MIC收纳槽的线槽两边设有MIC线夹,MIC收纳槽用于在扩音器不使用时将MIC收纳其中,MIC的一半以上置于MIC收纳槽中,使MIC得以稳定固定,同时因为MIC外围有海绵包裹,使得MIC的一半以上能轻松的置入MIC收纳槽,MIC线夹使得MIC附近线缆很好地和线槽贴合。
上述插头收纳槽位于前盖上,插头收纳槽上表面与前盖上表面平齐,插头收纳槽在前盖上表面以下部分内凹成所述音频插头形状,插头收纳槽一端与线槽联通,在靠近插头收纳槽的线槽两边设有插头线夹,插头收纳槽用于在扩音器不使用时将音频插头收纳其中,通过插头线夹使音频插头附近线缆很好地和线槽贴合,且因为MIC收纳槽和插头收纳槽之间的长度刚好与音频线缆长度相等,音频线缆涨紧度使得整个MIC和音频插头很好地固定。
上述MIC收纳槽与MIC线夹之间还设有MIC夹凹槽,MIC夹凹槽上表面与前盖表面平齐,用于收纳可将MIC固定在衣物或其他声源地的MIC夹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塔知识产权运营武汉有限公司,未经松塔知识产权运营武汉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979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耐高温发动机线束
- 下一篇:一种防炫目筒灯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