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通信尾纤盘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2984.3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8032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缪海棠;谢恩培;杨涛;罗慈照;陈德军;冯卫武;黄柏嘉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胡素莉 |
地址: | 5106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通信 尾纤盘 线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尾纤盘线装置,包括盘线盒,盘线盒包括盘体,盘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第一隔板的四边均开设有一第一镂空孔,第二隔板的四边均开设有一第二镂空孔;通信尾纤盘线装置还包括箱体,箱体包括底板和围设在底板四周的四个挡板,四个挡板和底板之间形成有腔体;腔体上横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分隔板,相邻的两个第一分隔板之间纵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分隔板;纵向相邻的两个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有一用于容纳一个盘线盒的存储空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尾纤盘线装置,结构简单,退纤和寻纤的速度快、效率高,且不会对其他跳纤造成非计划业务中断,具备很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盘线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尾纤盘线装置。
背景技术
通信跳纤是设备与设备、设备与光纤线路、光纤线路与光纤线路互联的重要连接部件,是通信系统稳定运行的关键。跳纤必须是采用一体成型,制作工艺精良。但是正因为跳纤一体成型,每次跳纤连接设备后都会有或多或少的余纤(即尾纤),特别是施工阶段配备的跳纤过长时,会造成长达10余米的尾纤缠绕在ODF(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纤配线架)盘的周边,当跳纤数量较多时,屏柜会显得十分凌乱,严重时会拉扯到其他跳纤造成业务非计划中断。
目前,通信ODF屏柜在两侧安装了盘纤器,施工人员在处理尾纤时,将尾纤缠绕固定在盘纤器上,同一屏柜的尾纤都缠绕在同一个盘纤器上,导致跳纤相互叠加缠绕,牵一发动全身,该缺陷会造成退纤或寻纤时效率低、速度慢,甚至造成业务非计划中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信尾纤盘线装置,每组跳纤的尾纤单独盘绕在一个对应的盘线盒中,退纤和寻纤效率高,不会因跳纤相互缠绕造成业务非计划中断,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信尾纤盘线装置,包括盘线盒,所述盘线盒包括用于盘绕尾纤的盘体,所述盘体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
所述第一隔板的四边均开设有一第一镂空孔,所述第二隔板的四边均开设有一第二镂空孔;
所述通信尾纤盘线装置还包括用于放置多个所述盘线盒的箱体,所述箱体包括底板和围设在所述底板四周的四个挡板,四个所述挡板和所述底板之间形成有腔体;
所述腔体上横向设置有多个第一分隔板,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分隔板之间纵向设置有多个第二分隔板;
纵向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分隔板之间形成有一用于容纳一个所述盘线盒的存储空间,所述底板上开设有多个穿线孔,每个所述存储空间的底部位置对应有一个所述穿线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盘体为中间镂空的圆环形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隔板和所述第二隔板均为方形,所述第一隔板的对角线上开设有第一槽孔,所述第二隔板的对角线上开设有第二槽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槽孔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一隔板的四个角;
所述第二槽孔的数量为四个,分别位于所述第二隔板的四个角。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选技术方案,所述箱体上还设有固定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每一根跳纤的尾纤能够直接盘在一个盘线盒的盘体上,然后将多个盘线盒分别放入存储空间内,使得每个存储空间对应于一根跳纤的尾纤。当需要退纤或者寻纤时,只需要找到对应的存储空间即可完成对应跳纤的退纤或寻纤工作。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尾纤盘线装置,结构简单,退纤和寻纤的速度快、效率高,且不会对其他跳纤造成非计划业务中断,具备很强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惠州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29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