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钢轨淬火传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20301.0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59571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强;窦剑峰;王海明;韩云珍;张立通;武志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2 | 分类号: | C21D1/62;C21D9/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4 | 代理人: | 孙晓楠 |
地址: | 014010 内*** | 国省代码: | 内蒙古;1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钢轨 淬火 传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钢轨淬火传送装置,包括底座、传送辊、轴承支架;本实用新型的钢轨淬火传送装置,喂送钢轨速度匀速,试验数据可靠、准确度高,提高了实验室钢轨淬火热处理的安全性,对中准确、快速,在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降低了维修维护成本;本装置结构及制作简单,通用性好,有利于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钢轨淬火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在钢轨的生产过程的淬火处理工序是连续生产的,在进行大规模生产之前需要在实验室进行淬火处理条件的摸索实验。现有公开的实验室淬火处理实验操作为采用人工开叉车进行钢轨的喂送,在喂送过程中需要将试验钢轨与淬火试验机组进行对中,保证淬火处理试验数据的准确性。目前,现有公开的这种人工开叉车进行钢轨喂送至淬火试验机的方式存在的缺陷为:采用叉车人工喂送钢轨高度不易控制,需要人工调整高度,效率低,安全性低;另外,叉车人工喂送钢轨速度时快时慢,使对钢轨淬火处理温度的控制不均匀,不易调节,导致试验数据准确度低;在叉车人工喂送过程中,试验钢轨与淬火试验机组进行对中时易发生人为失误,导致高温试验钢轨冲撞到淬火试验机组前的导位口装置,造成设备故障,增加维修维护成本,影响试验的连续进行。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致力于开发种钢轨淬火传送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实验室进行钢轨淬火处理试验时,采用人工开叉车进行钢轨的喂送的诸多缺陷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实验室进行钢轨淬火处理试验时,采用人工开叉车进行钢轨的喂送,安全性低,存在喂送钢轨高度不易控制,人工喂送钢轨速度时快时慢导致试验数据准确度低,试验钢轨与淬火试验机组进行对中失误造成设备故障,增加维修维护成本的缺陷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轨淬火传送装置,包括底座、传送辊、轴承支架;所述轴承支架固定连接在底座上表面的两边,所述传送辊两端安装滚珠轴承,通过将滚珠轴承安放在轴承支架上,使传送辊水平放于底座上表面;所述传送辊中间包括定位对中凹槽;所述钢轨淬火传送装置,传送辊为4~6个,左右对齐并排安装于底座的上面;所述4~6个传送辊的定位对中凹槽处于同一水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钢轨淬火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辊直径为7~10厘米,长度为50~8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钢轨淬火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辊上的定位对中凹槽直径为5~8厘米,长度为15~20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钢轨淬火传送装置,所述传送辊上的定位对中凹槽的高度高于淬火试验机组淬火区域辊面0.3~0.6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钢轨淬火传送装置,传送辊上的定位对中凹槽的中心线对正淬火试验机组淬火区域中心线;
进一步地,所述钢轨淬火传送装置,安置于钢轨淬火试验机组导位口前14厘米处;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支架用固定螺栓固定锁死在底座上表面的两边;
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底座采用钢板制作。
采用以上方案,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钢轨淬火传送装置,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钢轨淬火传送装置,代替实验室中进行钢轨淬火处理试验时进行钢轨喂送采用的人工开叉车,喂送钢轨流畅,高度易控制,安全性高;喂送钢轨速度匀速,试验数据可靠、准确度高;采用传送辊中间设置定位对中凹槽的形式,使试验钢轨与淬火试验机组进行对中准确、快速,避免发生高温试验钢轨冲撞到淬火试验机组前的导位口的事故,降低了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钢轨淬火传送装置,结构简单,制作简便,通用性好,维修维护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2030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