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的元素在线分析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17954.3 | 申请日: | 2019-11-0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8779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06 |
发明(设计)人: | 贾鑫;王维宽;惠宇;胡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22 | 分类号: | G01N33/22;G01N31/12;G01N27/27;G01N1/28;G01N33/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琇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元素 在线 分析 系统 | ||
一种煤的元素在线分析系统,涉及煤质检测技术领域。该系统中微型刮板式给煤机下依次设置微型风扇磨煤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实现对煤粉的初筛和精筛,在上平台、中间平台和下平台上,利用托板带动坩埚在秤重位、煤粉给料位、三氧化钨给料位、燃烧位、排灰位移动移动,自动完成煤炭的取样、制样、称重、燃烧和分析过程,实现煤炭碳氢硫元素的全自动和在线分析,大幅降低人力投入,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场合。此外,该装置具有结果精度高、故障率低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煤质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的元素在线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能源结构以煤为主,然而煤炭利用过程中存在污染重和效率低的问题。为此,国标和地方标准均对煤炭品质作出了严格的要求,严禁使用不符合标准的煤炭;企业也需要对煤质开展监测,为锅炉运行调整提供指导。目前煤质监测基本上处于半自动作业状态,大部分操作都依靠人工完成,存在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检测周期长的弊端。同时,样品取样、制样、进样等环节采用手工操作,往往带有较大误差,导致最终检测结果准确性差。此外,质分析设备得到的检测结果为离线数据,无法为企业最优化运行提供实时的指导。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煤的元素在线分析系统。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煤的元素在线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微型刮板式给煤机、微型风扇磨煤机、带有筛子的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煤粉给料机、流量计、在线气体分析仪、库仑硫电解池、测水电解池、托板、坩埚、坩埚盖、水平运动机、第一升降机、第二升降机、三氧化钨给料机、天平、电炉及灰斗,微型刮板式给煤机下方依次设有微型风扇磨煤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及煤粉给料机,其中,微型刮板式给煤机出口与微型风扇磨煤机入口相对,微型风扇磨煤机出口与粗粉分离器入口连接,粗粉分离器出口与细粉分离器入口连接,细粉分离器气体出口通过管道与增压风机入口连接,增压风机的出口通过管道与微型风扇磨煤机连接,细粉分离器煤粉出口与煤粉给料机入口连接;坩埚放置在托板上,托板上连接水平运动机和第一升降机,水平运动机带动坩埚在中间平台上的秤重位、煤粉给料位、三氧化钨给料位、燃烧位、排灰位移动,第一升降机带动坩埚沿垂直于中间平台平面方向移动,所述的煤粉给料机、三氧化钨给料机和坩埚盖设置在上平台上且煤粉给料机与煤粉给料位相对应,三氧化钨给料机与三氧化钨给料位相对应,坩埚盖与燃烧位相对应,天平、电炉和灰斗设置在下平台上,坩埚盖上设有与纯氧连接的进气管出气管,出气管具有三路输出,一路连接在线气体分析仪,另一路连接库仑硫电解池,第三路连接测水电解池,在坩埚盖与在线气体分析仪之间还连接流量计,干锅盖与第二升降机连接,干锅盖在第二升降机带动下盖合在坩埚的上开口位置。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筛子位于粗粉分离机的出口,孔隙为0.2~0.4mm。
上述方案中,所述的煤粉给料机和三氧化钨给料机结构相同,均由粉仓、给粉槽、落粉管及电磁振动器组成,其中,粉仓与给粉槽连接,给粉槽与落粉管及电磁振动器连接,落粉管尾端设有窄缝,窄缝的长度为坩埚宽度的90%~95%,窄缝宽度为其长度的十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煤的元素在线分析系统及方法,该系统中微型刮板式给煤机下依次设置微型风扇磨煤机、粗粉分离器、细粉分离器实现对煤粉的初筛和精筛,在上平台、中间平台和下平台上,利用托板带动坩埚在秤重位、煤粉给料位、三氧化钨给料位、燃烧位、排灰位移动移动,自动完成煤炭的取样、制样、称重、燃烧和分析过程,实现煤炭碳氢硫元素的全自动和在线分析,大幅降低人力投入,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场合。此外,该装置具有结果精度高、故障率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未经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795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核电厂排水沉管连接组件
- 下一篇:一种钢化玻璃隔断安装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