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917682.7 | 申请日: | 2019-11-0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37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 发明(设计)人: | 邱伟;李攀;丁兴;夏文;文涛;廖裕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44 | 分类号: | E02D27/44;E02D29/045 |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君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8 | 代理人: | 王永文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地下室 结构 施工 电梯 基础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包括若干支撑柱以及支撑板,所述若干支撑柱位于地下室结构的楼板上方并与所述楼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楼板的一侧,并分别与各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楼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柔性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梯基础与既有地下室结构体系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既有地下室结构的结构构件,省略了传统施工电梯搭设回顶架的工序以及费用,提高了施工电梯基础的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电梯基础的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高层甚至超高层建筑越来越常见,而施工电梯作为一种施工运输机械,使用越来越频繁。目前,施工电梯基础若设置在地下室结构楼板上,需搭设回顶架进行加固。但由于地下室结构一般在三层以及三层以上,搭设回顶架不仅难度大、工程量大,而且施工时间较长,甚至影响地下室装修施工,这就使得施工电梯基础的施工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以解决施工电梯基础的施工成本高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包括若干支撑柱以及支撑板,所述若干支撑柱位于地下室结构的楼板上方并与所述楼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楼板的一侧,并分别与各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楼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柔性层。
所述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中,所述柔性层的外围设置有钢面板,所述钢面板沿周向布置并包裹所述柔性层。
所述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中,所述柔性层内设置有若干钢立柱,每一钢立柱均贯穿所述柔性层并分别与楼板和支撑板相连接。
所述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中,所述若干钢立柱均匀布置于所述柔性层内。
所述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中,所述地下室结构包括楼板、若干地下室梁和若干地下室柱子,所述地下室柱子通过所述地下室梁连接,所述楼板位于地下室梁上方且分别与各地下室梁相连接。
所述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中,所述若干支撑立柱与若干地下室柱子一一对应,并且各支撑立柱与其对应的地下室柱子相连接。
所述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中,所述支撑板远离所述楼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支撑梁,相邻两个支撑梁之间设置有至少一个连接梁。
所述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中,每个支撑立柱上均设置有植筋。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其包括若干支撑柱以及支撑板,所述若干支撑柱位于地下室结构的楼板上方并与所述楼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位于所述支撑柱远离所述楼板的一侧,并分别与各支撑柱相连接,所述楼板与所述支撑板之间设置有柔性层。本实用新型通过将电梯基础与既有地下室结构体系相结合,充分利用了既有地下室结构的结构构件,省略了传统施工电梯搭设回顶架的工序以及费用,提高了施工电梯基础的施工效率,降低了施工电梯基础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的第一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的第二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基于地下室结构的施工电梯基础的第三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四局土木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176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文件收纳装置
- 下一篇:胸腔镜用肋骨板固定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