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提供液体有机碳源包覆电极材料的碳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9435.2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7789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发明(设计)人: | 王强;黄建新;吴强;朱禄发 | 申请(专利权)人: | 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B5/04 | 分类号: | F27B5/04;F27B5/06;F27B5/14;F27B5/16;H01M4/36;H01M4/62 |
代理公司: | 成都九鼎天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14 | 代理人: | 蒋仕平;古波 |
地址: | 618000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供 液体 有机 碳源 电极 材料 碳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供液体有机碳源包覆电极材料的碳化装置,包括加热装置、碳源储存罐、进气口、排气口、烧结炉和储气罐;碳源储存罐内装液体有机碳源,设置于加热装置上,通过加热装置加热;碳源储存罐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排气口与烧结炉连通,进气口与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气罐装有保护气体。采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供液体有机碳源包覆电极材料的碳化装置,可以提高液体有机碳源利用率,并且装置设备造价低,操作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供液体有机碳源包覆电极材料的碳化装置,属于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生产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纳米级磷酸铁锂等磷酸系正极材料由于材料本征电子导电性差(约为10-10S/cm),颗粒尺寸小,粒子间电子传导性差,一直制约着其发展。材料表面包覆碳是提高电子电导率的有效方法,碳包覆可以起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1)阻止颗粒长大,形成纳米颗粒;(2)增强粒子之间和表面电子的导电率,减少电池的极化;(3)起到还原剂的作用,防止离子氧化,提高产品的纯度;(4)吸附并包覆颗粒,减少材料与电解液的副反应。
目前,碳包覆常用的几类碳源主要包括:(1)糖类;糖类是最常用的碳源,具有价格低廉,原料易得等优点,包括蔗糖、葡萄糖、糖原、纤维素等的单糖、低聚糖和多糖。(2)芳香类;芳香类化合物由于有苯环的存在,其热稳定性大大提高,在高温条件下分解易形成类似石墨结构的聚合碳,导电性更佳,包括酚醛树脂、甲醛和苯二酚等。(3)其他碳包覆;如维生素C。在碳包覆中采用不同的碳源和不同的添加方法,所得结果也有所不同,而上述几类主要碳源都属于固态型高分子量有机化合物,采用直接加入的方式与原料或前驱体混合均匀,再加入烧结炉中进行烧结形成碳包覆层。在碳化过程中,高分子量有机化合物随着温度升高发生裂解,过程中容易产生大量的小分子气体而溢出,损失大量的有效碳原子,造成碳包覆层缺陷,石墨化程度低。
为了得到更薄,石墨化程度高的碳包覆层,需要在烧结过程中保持通入碳原子利用率高的低分子量有机物,源源不断为碳层提高有效碳原子。低分子量有机物包括低分子量液体碳源(如甲醇、乙醇、苯等),气体碳源(如甲烷、乙炔等)。由于气体碳源分解温度高(甲烷的分解温度1000度以上),碳原子利用率较低,且在生产中危险度高,造价成本昂贵,所以低分子量液体碳源是我们首要选择。然而液体碳源沸点低,不能直接加入到前驱体中进行碳化烧结,且在烧结过程中随时需要调节碳源的加入量。
因此设计一种液体有机碳源包覆电极材料的碳化装置,将液体有机碳源进行气化,然后再加入到烧结炉中。该装置能应用与实验室材料开发,中试乃至生产过程中,对磷酸铁锂等磷酸系正极材料的碳包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提供液体有机碳源包覆电极材料的碳化装置,本实用新型装置设备造价低,操作方便。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提供液体有机碳源包覆电极材料的碳化装置,包括加热装置、碳源储存罐、进气口、排气口、烧结炉和储气罐;所述碳源储存罐内装液体有机碳源,设置于加热装置上,通过加热装置加热;所述碳源储存罐上设置进气口和排气口;所述排气口与烧结炉连通,进气口与储气罐连通,所述储气罐装有保护气体。
在上述方案中,碳源储存罐可以储存液体有机碳源,为烧结炉提供有机碳源;加热装置保证液体有机碳源在不同的生产环境下有相同的温度,并通过调节加热温度调节液体碳源的通入量;储气罐提供保护气体并将气化的有机碳源充入到烧结炉中。
进一步的,所述碳源储存罐上设置能够打开并密封的加料口,通过加料口为碳源储存罐补充有机碳源。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口配有密封盖,加料口和密封盖通过卡箍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口与密封盖之间设置密封圈。
进一步的,所述加料口设置球阀,通过球阀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德阳威旭锂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94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