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大墙板剪力墙的成组立模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6927.6 | 申请日: | 2019-11-07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463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任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任松 |
主分类号: | B28B7/24 | 分类号: | B28B7/24;B28B7/00 |
代理公司: | 襄阳嘉琛知识产权事务所 42217 | 代理人: | 樊灵芬 |
地址: | 441705 湖北省襄***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预制 大墙 剪力 成组 | ||
本实用新型的名称是预制大墙板剪力墙的成组立模,涉及建筑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目前在建筑领域用成组立模预制墙板不能预制剪力墙,因为它不好预埋纵向钢筋搭接套筒,不能预留横向连接箍筋。现有预制剪力墙都采用平模预制,成本高、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包括横向排列的立模,每两块立模之间都装有边摸和底模形成一个模腔,其特征是:在立模与边摸和底模形成的模腔内设有圆柱形气囊,圆柱形气囊的一端垂直排列连接在底模上的圆洞内,圆柱形气囊的另一端伸出模腔。本实用新型是在成组立模内安装若干个纵向圆柱形气囊,这样预制的剪力墙就会有纵向空洞,安装剪力墙时空洞内可以很方便搭接纵向钢筋;采用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剪力墙成本低、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领域,具体的是涉及一种用于预制大墙板剪力墙的成组立模。
背景技术
已知的成组立模如图1所示,成组立模是由若干块立模1横向排列,每两块立模1之间都装有边摸2和底模3形成一个模腔9,模腔9内可以浇筑混凝土预制大墙板。每块立模1下面装有轮子可以在轨道4上滑动,每一个模腔9均可以打开。目前在建筑领域用成组立模预制墙板虽然简单快速,但不能预制剪力墙,因为它不好预埋纵向钢筋搭接套筒,更不能预留横向连接箍筋。而现有预制剪力墙都采用平模预制,成本高、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成本低、效率高,能预制便于搭接纵向钢筋的剪力墙的成组立模,而且能够预留横向连接箍筋的预制大墙板剪力墙的成组立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预制大墙板剪力墙的成组立模包括横向排列的立模,每两块立模之间都装有边摸和底模形成一个模腔,其特征是:在立模与边摸和底模形成的模腔内设有圆柱形气囊,圆柱形气囊的一端垂直排列连接在底模上的圆洞内,圆柱形气囊的另一端伸出模腔。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底模上预留有与圆柱形气囊直径相同的圆洞,底模的预留圆洞中间设有一根扁铁,扁铁的两端用螺钉固定在底模的下表面,扁铁的中间设有两个孔,孔内装有U形箍,通过U形箍锁紧圆柱形气囊的下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圆柱形气囊和边摸之间安装有垫块。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圆柱形气囊的下端装有气咀。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边摸和圆柱形气囊之间安装有用来预留横向连接箍筋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分别贴紧在模腔内的两个相邻立模上,一端安装在边摸上,另一端上分别设有连接在圆柱形气囊两侧的第一混凝土条和第二混凝土条,所述的第二挡板和第二混凝土条上设有台阶。
本实用新型是在成组立模内安装若干个纵向圆柱形气囊,圆柱形气囊的长度贯穿整个成组立模,当成组立模内浇筑的混凝土凝固后气囊抽气收缩,这样预制的剪力墙就会有纵向空洞,安装剪力墙时空洞内可以很方便搭接纵向钢筋;本实用新型在预制剪力墙两端需要预留横向连接箍筋的地方也装有纵向圆柱气囊,并且在气囊前后接触横向连接箍筋的地方安装混凝土条,使得横向箍筋的预留端和浇筑混凝土的模腔隔离开来,这样预制的剪力墙就预留有横向连接箍筋。采用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剪力墙成本低、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已有成组立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加装有气囊的成组立模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通过本实用新型制作的带有预留横向连接箍筋的剪力墙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中预留横向连接箍筋的俯视平面示意图。
图5是图2中圆柱形气囊底部与底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任松,未经任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692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