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开关触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900102.3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70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严雷;唐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5B85/00 | 分类号: | E05B85/00;E05B85/24;E05B83/36;E05B83/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翰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70 | 代理人: | 张维东 |
地址: | 200131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开关 触发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开关触发机构,包括:第一转轴、棘爪、信号拉杆、用于复位所述棘爪的第一复位部件以及用于复位所述信号拉杆的第二复位部件,第二转轴、所述锁舌以及用于复位所述锁舌的第三复位部件,第一复位部件和第三复位部件使棘爪和锁舌保持接触;第一凸起与锁舌上第二拨动块和第一齿轮之间的边缘接触,为全开状态,第一凸起啮入锁舌上第一齿轮,为半锁状态,第一凸起啮入锁舌上第二齿轮,为全锁状态;在锁舌第一表面设置有沿锁舌边缘铺设的凸起的第一锁舌筋和第二锁舌筋,用于触发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从而在不同锁合状态实现不同触发信号,增加了行车安全性,也避免了开关信号容易异常的问题,增加了开关触发机构的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触发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开关触发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门锁开关触发是指汽车侧门和背门的锁合状态会触发相应开关,进而将各个车门的锁合状态信息传递给驾驶员,保证车内人员的安全。
根据法规GB15086的要求,汽车的门锁系统要求乘客舱至少要有两个锁止位,即半锁和全锁。在传统的非电动吸合的门锁系统中,车门从完全开启到半锁状态,触发开关会被触发一次,从半锁状态到全锁状态,触发开关会再次被触发一次。由此可知,当车门在半锁的状态下,或当车门在全锁的状态下,触发开关都会指示门锁已经锁住,且没有区别不同的锁合状态,带给用户不准确的信号;而半锁状态的情况下行车是非常不安全的,因此不准确的信号会增加行车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
目前高档车使用的电动吸合门锁系统是指当车门处于半锁状态时,电机会自动驱动车门进行全锁,这种锁合系统虽然避免了安全隐患,但是在锁合和解锁过程中仍然需要多次触发/断开开关,尤其是对于多个锁合档位的车辆,从而容易引起开关信号异常的问题,会给车主带来很差的驾驶体验,同时增加维护成本。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开关触发机构,能在不同锁合状态下有不同的信号提醒,增加了行车安全性,也避免了开关信号容易异常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开关触发机构,能在不同锁合状态下有不同的信号提醒,增加了行车安全性,也避免了开关信号容易异常的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开关触发机构,包括:
第一转轴、棘爪、信号拉杆、用于复位所述棘爪的第一复位部件以及用于复位所述信号拉杆的第二复位部件,其中,所述棘爪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壳体上,所述棘爪外边缘具有第一拨动块和第一凸起,所述信号拉杆通过所述第一转轴安装于所述棘爪上,所述信号拉杆具有第二凸起;
第二转轴、所述锁舌以及用于复位所述锁舌的第三复位部件,其中,所述锁舌通过所述第二转轴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锁舌具有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以第一面为主视面,所述锁舌的边缘沿逆时针方向依次设有第二拨动块、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所述第一复位部件和所述第三复位部件使所述棘爪和所述锁舌保持接触;所述第一凸起与所述锁舌上第二拨动块和第一齿轮之间的边缘接触,为全开状态,所述第一凸起啮入所述锁舌上第一齿轮,为半锁状态,所述第一凸起啮入所述锁舌上第二齿轮,为全锁状态;
在锁舌第一表面设置有沿锁舌边缘铺设的凸起的第一锁舌筋和第二锁舌筋,所述第一锁舌筋和第二锁舌筋分别位于所述第二拨动块的两侧,所述第二锁舌筋沿锁舌边缘从第二拨动块处铺设至接近所述第二齿轮处;
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第一开关位于所述锁舌全开状态时或半锁状态时所述第一锁舌筋能接触到的位置,所述第二开关位于所述锁舌全开状态时和半锁状态时所述信号拉杆能接触到的位置。
可选的,在所述新型开关触发机构中,以第一面为主视面,所述棘爪受所述第一复位部件的顺时针复位力,所述信号拉杆受所述第二复位部件的顺时针复位力,所述锁舌受所述第三复位部件的逆时针复位力。
可选的,在所述新型开关触发机构中,以第一面为主视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恩坦华汽车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900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混合型烘干结构
- 下一篇:一种空调外机用橡胶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