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钓鱼打窝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96205.7 | 申请日: | 2019-11-06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2062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汪有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汪有新 |
主分类号: | A01K97/02 | 分类号: | A01K97/02 |
代理公司: | 阜阳翰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56 | 代理人: | 尹杰 |
地址: | 2336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钓鱼 打窝器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打窝器,包括用于放置鱼饵的罐体(1),在罐体(1)的底部设有拉线孔(6),在罐体(1)的开口处配合设置端盖(2),在端盖(2)上连接配重块(3)和拉线(5),拉线(5)对应穿过拉线孔(6)。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装置采用相互配合的罐体和端盖,通过拉线调节端盖与罐体之间的距离,便于投放鱼饵的量,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打窝器能够直接装在鱼竿上,通过简单甩杆的方式进行投放,饵料投放位置准确,投放的饵料精准不散,提高钓鱼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钓鱼用品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钓鱼打窝器。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钓获量,人们在垂钓时通常都要打窝,目的是把鱼儿诱集到钓点并长时间留住以便垂钓,传统的打窝是采用人工用手直接撒鱼饵或把诱饵装入一个网袋或饵笼,再系上一细绳用手抛入钓点,上述两种方式均存在一定的缺点,第一种方式鱼饵不集中,比较分散,从而造成鱼饵的浪费,往往达不到打窝的效果;第二种方式在使用时为了准确找到诱饵的位置,还在网袋或饵笼上用鱼线系一浮标并使之浮于水面,该过程繁琐且不能够准确度在目标地打窝,因此现阶段需要一种便于操作,且打窝效果好的装置以供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钓鱼打窝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钓鱼打窝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放置鱼饵的罐体,在罐体的底部设有拉线孔,在罐体的开口处配合设置端盖,在端盖上连接配重块和拉线, 拉线对应穿过拉线孔。
优选地,在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设有一组通孔。
优选地,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外侧固定连接浮板。
优选地,在所述浮板上设有让位孔,所述拉线对应穿过让位孔。
优选地,在所述端盖上设有中心孔,在中心孔的外侧设有固线孔。
优选地,所述配重块上设有连接孔,所述拉线依次穿过所述固线孔、连接孔和所述中心孔,通过拉线把配重块固定在中心孔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采用相互配合的罐体和端盖,通过拉线调节端盖与罐体之间的距离,便于投放鱼饵的量,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打窝器能够直接装在鱼竿上,通过简单甩杆的方式进行投放,饵料投放位置准确,投放的饵料精准不散,提高钓鱼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钓鱼打窝器,包括用于放置鱼饵的罐体1,罐体1为圆形的一侧敞口的筒状结构,在罐体1的底部的中心处设有拉线孔6,在所述罐体1的侧壁上设有四个通孔11,通孔11用于平衡罐体1内的压强,便于罐体1内的鱼饵排出。在在罐体1底部的外侧粘结一个圆盘形的浮板4,在浮板4上设有让位孔10,浮板4采用泡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汪有新,未经汪有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620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臭氧灭菌消毒一体机
- 下一篇:一种带有暗漂固饵体的集束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