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抽吸循环带过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91033.4 | 申请日: | 2019-11-0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743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 发明(设计)人: | 周博;张海娟;纪艳青;单发东;刘贤伟;周庆学;王文彦;张雪丹 | 申请(专利权)人: | 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D33/056 | 分类号: | B01D33/056;B01D33/66;B01D33/46;B01D35/00 |
| 代理公司: | 烟台上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34 | 代理人: | 赵加鑫 |
| 地址: | 26400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抽吸 循环 过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抽吸循环带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干燥腔、滤渣脱离腔、循环滤带及滤带驱动电机;过滤腔包括由循环滤带隔开的污液腔和净液腔;干燥腔包括由循环滤带隔开的第一干燥腔和第二干燥腔;还设有滤液提升泵、抽吸泵、干燥装置;滤液提升泵用于将混合有切屑的冷却液提升至污液腔内;抽吸泵的入口设于净液腔内,抽吸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净液储存装置;干燥装置包括由管道连接的真空泵及收集器,收集器底部设有释压阀;释压阀为旋启式止回阀,旋启式止回阀水平安装在收集器的底部,且阀瓣转轴位于阀瓣上方。由此,本实用新型的抽吸循环带过滤装置收集器的释压阀无需电控,可快速实现负压的建立,通径大,排液更彻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抽吸循环带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机加工的过程中需要用冷却液进行持续的降温,同时过程中也必然会产生切屑,这些切屑自然会混入冷却液中,为了对冷却液和金属碎屑进行回收利用,需要用到各种过滤装置,分别将粗屑,细屑,粉尘屑进行分级过滤。
抽吸循环带过滤装置是用来过滤冷却液中粉尘性切屑的装置,其原理是将混有粉尘性切屑的冷却液(下称污液)引到过滤腔中,过滤腔的底部为循环滤带,循环滤带下方设有抽真空设备,以增加滤带上下方的压力差,提升冷却液通过滤带的速度,经过滤带的过滤,粉尘性切屑存留在循环滤带上,过滤后的冷却液被输送到净液箱。
循环滤带上的滤渣堆积成滤饼后,下方真空设备暂停运作,将此段循环滤带移动到干燥区,干燥区使用抽真空方式进行干燥,抽真空的管路上设有收集器,用于收集真空抽取的液体。
现有技术的缺点是,因为收集器在真空泵工作时需要处于封闭状态,在真空泵结束工作时需要开启阀门释放积液,所以一般收集器底部设有电磁阀,有控制系统根据真空泵的工作状态,控制电磁阀的开关,实现对收集器的封闭和开启,但是电磁阀的通径很小,导致每次排液不彻底,时间久了又容易在电磁阀通径内板结,影响气密性,进而导致整个真空系统工作异常,大通径的电磁阀成本又往往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抽吸循环带过滤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抽吸循环带过滤装置,包括过滤腔、干燥腔、滤渣脱离腔和循环滤带及滤带驱动电机;
所述过滤腔包括污液腔和净液腔,所述污液腔和净液腔上下分布,且由循环滤带隔开;
所述干燥腔包括第一干燥腔和第二干燥腔,所述第一干燥腔和第二干燥腔上下分布且由循环滤带隔开;
所述循环滤带由滤带驱动电机驱动,依次通过过滤腔、干燥腔和滤渣脱离腔,并循环运行;
还设有滤液提升泵、抽吸泵、干燥装置;
所述滤液提升泵用于将混合有切屑的冷却液提升至污液腔内;
所述抽吸泵具有抽液和一定的抽真空的双重功能;所述抽吸泵的入口设于所述净液腔内,所述抽吸泵的出口通过管道连接净液储存装置;
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由管道连接的真空泵及收集器,所述收集器底部设有释压阀;所述释压阀为旋启式止回阀,所述旋启式止回阀水平安装在所述收集器的底部,且所述旋启式止回阀的阀瓣转轴位于阀瓣的上方。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优选地,所述滤渣脱离腔内还设有清理毛刷,用于清理粘附在循环滤带上的滤渣。
优选地,还设有反冲洗装置,所述反冲洗装置设于循环滤带进入污液腔之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烟台开发区博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9103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