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煤矿综掘机液压机载式煤墙防片帮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8208.6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688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6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桥;刘盖;徐计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金桥 |
主分类号: | E21D19/00 | 分类号: | E21D19/00;E21D2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7642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煤矿 综掘机 液压 机载 式煤墙防片帮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煤矿综掘机液压机载式煤墙防片帮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焊接有防护罩,所述辊轴的外侧壁绕接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在远离所述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固定钉,所述固定钉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在靠近所述空腔的一端焊接有锥齿轮a,所述固定钉的外侧壁分别铰接有两个倒刺,减少因过长或过短导致防护不到位,且能便于对钢丝网进行拆卸,减少钢丝网的浪费,减少成本的开支,同时减少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片帮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综掘机液压机载式煤墙防片帮装置。
背景技术
片帮是矿层采出后,采空区顶板岩层内出现悬空,其压力便转移到煤壁上,煤壁承受的压力增加,形成增压区,煤壁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一部分煤被压碎,并挤向采空区,工作面前方的支承压力是煤壁片帮产生的主要原因,不同的煤层条件,包括硬度、节理裂隙发育程度、地质构造发育情况,使不同工作面煤壁片帮形式不同。有的工作面不片帮,有的工作面片帮严重,随着采高的加大,煤壁片帮的概率增大,严重的煤壁片帮对大采高工作面的正常生产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但现大部分液压机载式煤墙防片帮装置仅是对局部进行防护和只适用常规大小的煤矿洞,防止煤矿洞墙出现片帮,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安全,常用的方法为打锚杆配合挂网或者挂钩式煤墙防护网等方法为此,但在安装钢丝网多为直接将钢丝网固定于墙体上,拆卸时较为不便且较为费时费力,提出一种煤矿综掘机液压机载式煤墙防片帮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综掘机液压机载式煤墙防片帮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煤矿综掘机液压机载式煤墙防片帮装置,包括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内部分别开设有两个滑槽,所述滑槽的内部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侧焊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杆,所述转杆在靠近所述防护罩内部的外侧壁套接有辊轴,所述辊轴的外侧壁绕接有钢丝网,所述钢丝网在远离所述辊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均匀分布的固定钉,所述固定钉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杆,所述固定钉的内部开设有空腔,所述螺纹杆在靠近所述空腔的一端焊接有锥齿轮a,所述固定钉的外侧壁分别铰接有两个倒刺,所述倒刺在靠近所述固定钉的一侧铰接有连接杆。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钉的外侧壁开设有两个螺纹孔,所述螺纹孔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连接杆。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在远离所述倒刺的一端贯穿所述螺纹孔的内部延伸至所述空腔的内部焊接有锥齿轮b,所述锥齿轮a与所述锥齿轮b啮合。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防护罩的内部底壁嵌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焊接有所述转杆,所述转杆在远离所述轴承的一端贯穿所述防护罩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手轮。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焊接于所述滑块的外侧壁。
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贯穿所述支撑柱的锚杆,所述钢丝网的内部均匀固定连接有钢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一、液压缸工作时会将滑块向煤矿洞的两侧推动,滑块移动时会带动支撑柱同步移动,当支撑柱移动至煤矿洞两侧的目标位置后,将锚杆插入煤矿洞两侧的土层中,对支撑柱进行固定,能适用于不同大小煤矿洞,提高适用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金桥,未经李金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82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式升压变压器用低压柜
- 下一篇:用于钻井液滤失实验的内杯回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