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田捞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5772.2 | 申请日: | 2019-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172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3 |
发明(设计)人: | 贾朝元;冯亦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神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3003 江苏省淮安***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田 捞渣机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田捞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总成,机架总成包括固定架,固定架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第一钢管上设置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第二钢管上设置第三固定座;浮船总成包括浮船,浮船上设置第一吊耳、第二吊耳;捞渣斗总成包括左侧板焊合、右侧板焊合,左侧板焊合、右侧板焊合包括侧板、转轴、固定杆,转轴之间设置圆钢管,圆钢管上设置长斗齿,转轴与第一吊耳铰接;连接板上设置U型槽;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座、第一耳板上;油缸总成包括提升油缸、翻转油缸。本实用新型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油缸总成,进而实现捞渣斗总成提升,翻转,机械化清理麦秆,结构简单、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田捞渣机。
背景技术
小麦在收割机收割后,一般通过农器具进行旋耕等操作,实现将残留在农田里的麦秆打碎,但对农田进行灌溉后插秧时,会有麦秆悬浮在农田水面上,进而影响插秧机工作,以往对于悬浮在水田上的麦秆一般采取人工清理方式,效率低,花费时间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水田捞渣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下述技术方案:一种水田捞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总成,所述机架总成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包括第一钢管、第二钢管、第三钢管,所述第二钢管上设置下支撑焊合件,所述第三钢管上设置上支撑焊合件,所述下支撑焊合件、上支撑焊合件固定在拖拉机前端,所述第一钢管上设置第一固定座、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钢管上设置第三固定座;
浮船总成,所述浮船总成包括浮船,所述浮船上设置第一吊耳、第二吊耳;
捞渣斗总成,所述捞渣斗总成包括左侧板焊合、右侧板焊合,所述左侧板焊合包括侧板、转轴、固定杆,所述右侧板焊合包括侧板、转轴、固定杆,所述转轴之间设置圆钢管,所述圆钢管上设置第一耳板、第二耳板、第三耳板、长斗齿,所述侧板、长斗齿上端通过角钢固定连接,所述转轴与第一吊耳铰接;
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U型槽,所述U型槽连接固定杆、第二吊耳;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座、第一耳板上;
油缸总成,所述油缸总成包括提升油缸、翻转油缸,所述提升油缸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二固定座、第二耳板上,所述翻转油缸两端分别固定在第三固定座、第三耳板上,所述提升油缸、翻转油缸进、出油口通过油管连接拖拉机液压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连接杆为方钢管或圆钢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长斗齿均布设置在圆钢管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液压系统控制油缸总成,进而控制捞渣斗总成实现提升,翻转,实现机械化清理麦秆,结构简单、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机构左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机构浮船总成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机构长斗齿主视图。
图中:1-机架总成,11-固定架,111-第一钢管,112-第二钢管,113-第三钢管,12-下支撑焊合件,13-上支撑焊合件,14-第一固定座,15-第二固定座,16-第三固定座,2-浮船总成,21-浮船,22-第一吊耳,23-第二吊耳,3-捞渣斗总成,31-左侧板焊合,311-侧板,312-转轴,313-固定杆,32-右侧板焊合,33-圆钢管,34-角钢,4-连接板,41-U型槽,5-连接杆,6-油缸总成,61-提升油缸,62-翻转油缸。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神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神农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577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胶液输送管道
- 下一篇:一种循环风涂装水喷淋空调风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