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管廊静电接地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80920.1 | 申请日: | 2019-11-04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254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09 |
发明(设计)人: | 浦哲;任彬;王洁璐;王继锋;赵番;左延田;李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H05F3/02 | 分类号: | H05F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电 接地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管廊静电接地装置,用以实现管廊内管道的接地,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上的两根纵梁、与两根纵梁相互焊接的横梁、焊接在横梁上的L型汇接板以及分别焊接在两根纵梁侧面的断接板,所述的断接板通过接地板与埋设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所述的管道安装在横梁上,并且通过连接线与汇接板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成本低、施工方便、方便测量接地电阻值、适用于各种类型管廊上架空管道的接地要求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力管道设计、施工和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管廊静电接地装置。
背景技术
石油化工生产中的管道大部分都属于压力管道,管道运输是工业生产的重要方式,工业管道大多采用架空敷设方式,管廊,即管道的走廊。工厂中很多管道被集中在一起,有着统一的走向布置,通过布置在管廊上的管道将介质输送到各个装置区域。
石油化工管廊区域的管道介质一般均为易燃易爆物料,油品在管线中流动所产生的流动电流和电荷密度的饱和值与油品流速的二次方成正比,油品流动、搅拌、沉降、剧烈晃动等相对运动,都会产生静电,该类介质在输送中,会积累大量的静电荷,静电聚积到一定程度就可发生火花放电,引起着火爆炸事故。《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14)中对于采用上装鹤管向汽车罐车灌装甲B、乙类液体时,必须控制流速不应大于1m/s,同时规范还要求地上管道的起始端和末端以及直线段每隔200米处应设置防静电接地装置。防静电接地装置的接地电阻,不宜大于100欧姆,静电接地需要满足《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SH/T 3097-2017)的要求。
现有情况下,还没有针对管廊上易燃易爆介质架空管道的静电接地的装置,对于架空管道一般采用每根管道单独接地,不但造成工期延长,费用增大,而且施工困难,容易发生遗漏,不便于统一管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管廊静电接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管廊静电接地装置,用以实现管廊内管道的接地,该装置包括固定在地上的两根纵梁、与两根纵梁相互焊接的横梁、焊接在横梁上的L型汇接板以及分别焊接在两根纵梁侧面的断接板,所述的断接板通过接地板与埋设在地下的接地极连接,所述的管道安装在横梁上,并且通过连接线与汇接板连接。
所述的连接线为一两端带有金属连接孔的柔性铜编织带,该柔性铜编织带一端通过金属连接孔与汇接板的竖直板连接,另一端通过金属连接孔与焊接在管道顶部的顶板连接,连接线的长度大于顶板与汇接板之间的直线距离。
所述的管道依次焊接过渡板和管托后放置在横梁上,所述的过渡板为一弧形板,其设置在管道的正下方,并且以管道的轴线为中心线对称布置,弧形板对应的弧心角为60-90度。
所述的管托由厚度为6-14mm的一块竖直钢板和一块水平钢板相互焊接呈倒T型,所述的水平钢板设置在横梁上,并且由挡板进行限位。
所述的挡板由两块呈倒L型设置的角钢构成,所述的水平钢板设置在两块呈倒L型设置的角钢中部限位空间中。
所述的顶板为一长方形的钢板,沿管道轴向焊接固定在管道正上方,其材料和厚度与管道相同,所述的顶板上部设有数量和大小与金属连接孔相同的开孔。
所述的断接板包括上断接板和下断接板,所述的上断接板和下断接板均呈L型,上断接板的竖直板焊接在纵梁侧面,下断接板的竖直板与纵梁侧面之间设有间隙,上断接板的水平板与下断接板的水平板上开设穿孔,并通过紧固件相互连接,下断接板的竖直板与接地板连接。
所述的上断接板的竖直板距离地面高度为300-800mm,所述的接地板为镀锌扁钢板,其埋深大于500mm,所述的接地极为镀锌角钢,深度大于300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8092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