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循环式除尘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77783.6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6255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1 |
发明(设计)人: | 陈海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海霞 |
主分类号: | B01D47/14 | 分类号: | B01D47/14 |
代理公司: | 合肥汇融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4141 | 代理人: | 张雁 |
地址: | 243000 安徽省马鞍***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循环 除尘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循环式除尘装置,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包括喷淋塔、在所述喷淋塔的内部设置的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在所述第二填料层上方设置,在所述喷淋塔外部设置有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第三回流管,所述第一回流管和所述第一填料层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回流管和所述第二填料层依次连接,所述第三回流管在所述喷淋塔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回流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本实用新型能够解决喷淋液浪费和填料层之间互相影响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循环式除尘装置。
背景技术
喷淋塔是很常用的除尘设备,适用于所有大中型密闭或半密闭的空间。含尘气体经负压收集后,进入喷淋塔进行喷淋过程,通过一系列化学反应去除含尘气体中的杂质。
如图1所示,在现有的喷淋塔0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填料层011和第二填料层012,所述第一填料层011在所述第二填料层012上方设置。第一填料层011和多个第二填料层012能够分别实现含尘气体和喷淋液的充分接触。
现有的喷淋塔内01的喷淋液在完成喷淋过程后,在重力作用下流至喷淋塔01的底部,再通过底部的排液口直接排除,造成喷淋液的浪费。同时,第一填料层011内的包含杂质的喷淋液会在重力作用下向第二填料层012滴落,导致第二填料层012受到污染,降低了第二填料层012的除杂能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循环式除尘装置,能够解决喷淋液浪费和填料层之间互相影响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循环式除尘装置,包括喷淋塔、在所述喷淋塔的内部设置的第一填料层、第二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在所述第二填料层上方设置,在所述喷淋塔外部设置有第一回流管、第二回流管和第三回流管,所述第一回流管和所述第一填料层连接,多个所述第二回流管和所述第二填料层依次连接,所述第三回流管在所述喷淋塔的底部设置,所述第一回流管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回流管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回流管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回流管的一端连通。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填料层设置为和所述喷淋塔的内周侧壁配合的圆形,在所述第一填料层的边缘设置有第一导流孔,所述第一导流孔的进液口在所述第一填料层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第一导流孔的排液口在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周侧壁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回流管沿所述喷淋塔的外周侧壁延伸,所述第一导流管的内周侧壁和所述第一导流孔的排液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填料层的中心的高度相对高于所述第一填料层的边缘的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填料层设置为和所述喷淋塔的内周侧壁配合的圆形,在所述第二填料层的边缘设置有第二导流孔,所述第二导流孔的进液口在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上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导流孔的排液口在所述第二填料层的周侧壁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回流管沿所述喷淋塔的外周侧壁延伸,所述第二导流管的内周侧壁和所述第二导流孔的排液口连通。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填料层的中心的高度相对高于所述第二填料层的边缘的高度。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三回流管沿所述喷淋塔的外周侧壁延伸,所述第三回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有储液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循环式除尘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通过设置的第一填料层,能够在喷淋塔的顶部对含尘气体进行除尘,减少含尘气体的排放,通过设置的第一回流管,能够将第一填料层的含尘喷淋液进行排出和回收,避免含尘喷淋液对第二填料层造成影响,同时避免喷淋液的浪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海霞,未经陈海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778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