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动分类垃圾桶有效
| 申请号: | 201921873776.9 | 申请日: | 2019-10-3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53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嘉瑀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嘉瑀 | 
| 主分类号: | B65F1/00 | 分类号: | B65F1/00;B65F1/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酷爱智慧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14 | 代理人: | 张绍磊 | 
| 地址: | 030000 山西省太原市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动 分类 垃圾桶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垃圾分类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壳体内从上到下设置有垃圾投放口、垃圾分类机构以及垃圾回收机构,垃圾分类机构包括控制器、垃圾检测装置以及圆筒形的中转腔,在中转腔中设置有电动转轴,在该电动转轴的柱面上设置有与中转腔内切的扇叶;在中转腔的底部设置有与垃圾回收机构连接的垃圾出口,并配合有相应的电子阀门;垃圾检测装置、电动转轴以及电子阀门均与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类垃圾桶,当垃圾投入后垃圾检测装置能够自动检测垃圾类型,打开相应垃圾出口的电子阀门,让垃圾进入相应的位置回收,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垃圾分类的特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垃圾分类的自动分类垃圾桶。
背景技术
城市垃圾蕴藏着大量的再生资源,环保企业又是新的经济增长点,实行垃圾分类借由环保企业垃圾处理来达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个利益共识。
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难点主要有:一、源头配合不力,群众还没有看到分类给自己带来的好处;二、回收利用技术相对落后;第三、每年政府在分类和处理垃圾方面投资非常多但往往成效不大。
由于现在人们对垃圾分类的错误认识以及不重视,政府每年需要耗费巨资去对垃圾进行分类和回收。据报告统计:2025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城市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前瞻研究院保守假设我国生活垃圾产生量为4亿吨/年,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比重为50%,则我国厨余垃圾产生量为54.8万吨/天,若厨余垃圾处理每吨投资为40万元,则我国厨余垃圾处理的空间可达2192亿元。这也只是简单的厨余垃圾就可以达到这个数字,可想在如果政府能将这笔资金省下能做多少事。
现在有很多分类垃圾桶,在上面标注着各类的垃圾品种,可毕竟治标不治本。因为有很多人们并不知道那些可以回收那些不行。并且因为中国人数众多,而且人们有时也没有时间去想那些垃圾是可回收、怎么分类。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垃圾分类的自动分类垃圾桶。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分类垃圾桶,包括壳体,在该壳体内从上到下设置有垃圾投放口、垃圾分类机构以及垃圾回收机构,所述的垃圾分类机构包括控制器、垃圾检测装置以及圆筒形的中转腔,在所述的中转腔中设置有电动转轴,在该电动转轴的柱面上设置有与中转腔内切的扇叶;在所述的中转腔的底部设置有与垃圾回收机构连接的垃圾出口,并配合有相应的电子阀门;所述的垃圾检测装置、电动转轴以及电子阀门均与所述的控制器连接。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扇叶为三片,且将中转腔均匀分为三部分。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控制器设置在壳体表面,所述的垃圾检测装置设置在中转腔外侧。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检测装置为微型质谱仪。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回收机构包括多个垃圾回收箱,每个垃圾回收箱通过传送管与一个垃圾出口连接。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垃圾回收箱中设置有微型粉碎器。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在所述的中转腔的下部连接有罩住传送管和垃圾回收箱的隔离罩。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垃圾投放口为上端开口大下端开口小的漏斗状。
为更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壳体为圆筒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实用新型的自动分类垃圾桶,通过垃圾投放口、控制器、垃圾检测装置、中转腔、电动转轴、扇叶、垃圾出口以及电子阀门等的配合,当垃圾投入后垃圾检测装置能够自动检测垃圾类型,打开相应垃圾出口的电子阀门,电动转轴转动的时候,通过扇叶将垃圾推入相应的位置回收,具有结构简单、能够方便垃圾分类的特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嘉瑀,未经王嘉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737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