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末端母线主干体的端接接口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9506.0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07443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辰汉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25/14 | 分类号: | H01R25/14;H01R13/11;H01R13/42;H01R13/512;H01R13/52;H01R9/26 |
代理公司: | 北京沁优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4 | 代理人: | 蔡岩岩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粤***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配电 模块 轨道 末端 母线 主干 端接 接口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末端母线主干体的端接接口装置,包括导体卡接件和汇流铜条,所述导体卡接件连接于供配电模块的下卡接壳体上,由导体卡接件抱紧母线主干体的导电铜条,且该导体卡接件上连接汇流铜条,所述汇流铜条位于供配电模块的下卡接壳体内。本实用新型采用该端接接口装置,简单实用,能够将母线主干体的导电铜条上的电流或电压,传递至供配电模块中,以方便其中多组数量电气元件获取电能,整体尺寸较小,结构灵活,且可保证电路的可靠接通的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末端母线主干体的端接接口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配电模块与母线主干体的连接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末端母线主干体的端接接口装置。
背景技术
母线槽系统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物和大规模工厂配电系统中的高效输送电流的配电装置,供配电模块作为母线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多是一种悬臂梁结构形式,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考虑保证供配电模块与母线主干体的导电铜条的良好可靠接触导电。例如,申请日为2019.04.02,公开号为CN209344382U,实用新型名称为“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母线内部导电铜条的端压接口装置”的中国专利中,即公开了一种用于辅助保证供配电模块与母线主干体的导电铜条可靠接触,来实现导电的装置,但是,该装置中由导电铜条上获取电能后,仅能供给一定数量的用电器件用电,且其端接接口结构尺寸较大且固定,导致整体结构灵活性不足,故而我司对此进行改进研发。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能够将母线主干体的导电铜条上的电流或电压,传递至供配电模块中,以方便其中多组数量电气元件获取电能,整体尺寸较小,结构灵活,且可保证电路的可靠接通的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末端母线主干体的端接接口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末端母线主干体的端接接口装置,其中所述供配电模块与轨道式末端母线主干体的端接接口装置包括导体卡接件和汇流铜条,所述导体卡接件连接于供配电模块的下卡接壳体上,且该导体卡接件上连接汇流铜条,由导体卡接件抱紧母线主干体的导电铜条,将电流传递至汇流铜条,所述汇流铜条位于供配电模块的下卡接壳体内,为供配电模块提供电能。
进一步地,所述导体卡接件设置为包括外护套和导电夹片,所述外护套连接于供配电模块的下卡接壳体上,且该外护套中卡设导电夹片的下端,所述导电夹片的上端穿过外护套和供配电模块的下卡接壳体,与汇流铜条相接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外护套设置为包括连接部和两组包裹部,所述连接部固定于供配电模块的下卡接壳体上,且该连接部的底壁上相对应设置两组包裹部,所述导电夹片的上端穿过连接部,且该导电夹片的下端卡设于两组包裹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固定于供配电模块的下卡接壳体上。
进一步地,所述包裹部设置为呈C型。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夹片设置为包括搭接部和两组弹性接触部,所述搭接部与汇流铜条相接触连接,且该搭接部的两侧相对应设置弹性接触部,所述弹性接触部卡设于外护套中,且该弹性接触部可抱紧于母线主干体的导电铜条上。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部和两组弹性接触部可一体成型。
进一步地,所述搭接部上设置凸条。
进一步地,两组所述弹性接触部均设置为包括依次连接的安装段、接触段和抵压段,所述安装段连接于搭接部上,两组所述接触段之间形成导电铜条夹紧腔,所述抵压段远离接触段的一侧与外护套相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接触段与抵压段卡设于两组包裹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段、接触段和抵压段可一体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辰汉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深圳辰汉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95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台钳固定装置
- 下一篇:基于飞行靶标的雷达装备与对抗装备同步训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