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手持式铸件打磨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4772.4 | 申请日: | 2019-11-0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0324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葛亮;张仁辰 | 申请(专利权)人: | 鑫智特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23/02 | 分类号: | B24B23/02;B24B47/12 |
代理公司: | 天津展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2221 | 代理人: | 陈欣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手持 铸件 打磨 设备 | ||
一种手持式铸件打磨设备,包括电机,套设于所述电机上的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转轴,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固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支架与密封板,设置于所述转轴端部的齿轮箱,设置于所述齿轮箱内部的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伞齿轮上的连接杆以及固设于所述连接杆上的打磨辊。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伞齿轮与打磨辊,使得转轴通过伞齿轮带动打磨辊转动,从而可以适用长宽比较大的凹腔,代替人工进行打磨,人工的劳动强度小,而且设置有两种握持方式,进一步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件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手持式铸件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铸件是用各种铸造方法获得的金属成型物件,即把冶炼好的液态金属,用浇注、压射、吸入或其它浇铸方法注入预先准备好的铸型中,冷却后经打磨等后续加工手段后,所得到的具有一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物件。
铸件在生产出来后,需要对其进行视检,发现铸件上存在瑕疵时,需要对其进行打磨,现有的手持式铸件打磨设备采用的是打磨砂轮旋转运动,对于长宽比较大的凹腔,由于长度合适,宽度较小,打磨砂轮显然是不能稳定的旋转的,因此只能通过人工手动打磨,人工的劳动强度较大。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持式铸件打磨设备。
为达到本实用新型之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铸件打磨设备,包括电机,套设于所述电机上的第一壳体,设置于所述电机上的转轴,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固设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支架与密封板,设置于所述转轴端部的齿轮箱,设置于所述齿轮箱内部的第一伞齿轮与第二伞齿轮,固设于所述第二伞齿轮上的连接杆以及固设于所述连接杆上的打磨辊,所述电机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密封板且与其滑动接触,所述齿轮箱与所述转轴滑动接触,所述转轴的端部插入到所述齿轮箱内,所述第一伞齿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伞齿轮与所述第一伞齿轮啮合,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齿轮箱滑动接触,所述连接杆与所述支架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转轴的中部至少套设安装有一个轴承,所述轴承与所述第二壳体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机上固定安装有第一握持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壳体上固定安装有第二握持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壳体远离所述电机的一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散热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手持式铸件打磨设备,通过设置伞齿轮与打磨辊,使得转轴通过伞齿轮带动打磨辊转动,从而可以适用长宽比较大的凹腔,代替人工进行打磨,人工的劳动强度小,而且设置有两种握持方式,进一步降低人工的劳动强度,适宜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手持式铸件打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为电机,2为第一壳体,3为转轴,4为第二壳体,5为支架,6为密封板,7为齿轮箱,8为第一伞齿轮,9为第二伞齿轮,10为连接杆,11为打磨辊,12为轴承,13为第一握持架,14为第二握持架,15为散热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鑫智特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鑫智特自动化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477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建筑工地的深基坑风险预警系统
- 下一篇:一种新型网板放置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