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62402.7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33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沈志廉;陈宪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峪关市齐鑫源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S10/40 | 分类号: | F24S10/40;F24S10/95;F24S70/20;F24S80/65 |
代理公司: | 成都弘毅天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30 | 代理人: | 尹洁芳 |
地址: | 735100 甘肃省***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阵列 平板 太阳能 集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背板、边框、隔热层、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太阳能吸收涂层、透明盖板、集热母管,所述背板四边上侧设置有边框,所述背板上表面以及边框内侧均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上端沿左右方向设置有集热母管,所述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上端冷凝段呈弧形,且冷凝段与集热母管通过导热硅胶相贴合粘连固定,隔热层上设置若干左右并列的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上表面上通过导热胶粘接有太阳能吸收涂层,太阳能吸收涂层之上设有透明盖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低廉,热流密度较低,即工质的温度也较低,安全可靠,高效,可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太阳能利用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背景技术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的绿色能源,并且储备量巨大,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利用技术中,太阳能光热利用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应用形式,但太阳能同时又具有能流密度低、间歇出现且功率不稳定等缺点,因此,若要合理的应用太阳能,加入储热手段便使得用户在用能方面供求双方在时间和强度上的不匹配问题得以改善。现有的储热手段以显热储能为主,并存在这许多问题,比如:能量密度小,输出不稳定,并且装置体积大。与显热储热相比之下,相变储热储能密度大,放热时输出功率稳定,温度近似相等,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储热技术。
太阳能集热器作为太阳能利用的一个重要领域,使用可靠性高,无需消耗任何外在动力,可以为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提供大量热水,为人们带来极大方便,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现有的各种太阳能集热器在抗冻能力、热效率、工作可靠性上存在的各种缺陷,从而使其在应用上受到较大限制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所述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
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热管阵列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包括背板1、边框2、隔热层3、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4、太阳能吸收涂层5、透明盖板6、集热母管7,其特征在于:所述背板1四边上侧设置有边框2,所述背板1上表面以及边框2内侧均设置有隔热层3,所述隔热层3上端沿左右方向设置有集热母管7,所述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4上端冷凝段呈弧形,且冷凝段与集热母管7通过导热硅胶相贴合粘连固定,所述隔热层3上设置若干左右并列的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4,所述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4上表面上通过导热胶粘接有太阳能吸收涂层5,所述太阳能吸收涂层5之上设有透明盖板6,所述边框2上端两侧相对安装有透气孔。
所述背板1与边框2为铝合金一次模压成型。
所述透明盖板6为超白低铁钢化玻璃。
所述太阳能吸收涂层5为0.4mm铝阳极氧化蓝膜涂层。
所述隔热层3为聚酯棉,其厚度为20-50mm。
所述透明盖板6与太阳能吸收涂层5之间的距离大于20mm。
所述微热管阵列平板热管4内部并列多根独立运行的微热管。
所述透明盖板6通过镶嵌有密封橡胶带的金属压条扣压固定在边框2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微热管阵列技术,多根独立运行的微热管同时工作,具有高传热性,高可靠性;太阳能吸热部件与水路干式接触技术,无焊接,无泄漏,无结垢,无冻结;独特热交换水路设计技术,高承压,防结垢,防冻结,无焊接,无泄漏,高可靠性;热管与水路分离,不会产生泄漏现象。综上,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运行可靠,成本低廉,热流密度较低,即工质的温度也较低,安全可靠,高效,与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相比,它具有承压能力强,吸热面积大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峪关市齐鑫源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嘉峪关市齐鑫源电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6240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