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建筑用通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9246.9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9857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向昆;蔡目鲁;耿恩川;王洋;杨宏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7/007 | 分类号: | F24F7/007;F24F11/30;F24F11/526;F24F11/56;F24F11/64;F24F11/72;F24F11/88;F24F11/89;F24F110/50 |
代理公司: | 济南信达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0 | 代理人: | 刘凯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建筑 通风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用通风装置,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结构包括分散布置在建筑体内的各通风控制点的风机以及在建筑体内部或外部构建的监控站,各通风控制点的风机和监控站组成拓扑控制连接结构;各通风控制点的风机的结构是:在风机的出风管的出风口的内管壁上固定配置有监测电控盒,风机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扬声器,监测电控盒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蓄电池;电路板的表面固定设有单片机、烟雾报警模块和WIFI模块;各通风控制点的风机的WIFI模块和监控站之间双向无线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有利于实现建筑体的构建物的智能化构建。为建筑体本身和处于建筑体内的人员安全起到良好的通风、以及更好的安全保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智能建筑用通风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的,智能建筑指通过将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和管理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最优化组合,从而为用户提供一个高效、舒适、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智能建筑是集现代科学技术之大成的产物。其技术基础主要由现代建筑技术、现代电脑技术现代通讯技术和现代控制技术所组成。
现有的通风装置,工作人员使用时,若房屋内出现火灾或一氧化碳等有毒气体,使用人员不能及时得知,可能威胁到使用人员的生命,进一步给使用人员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建筑用通风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智能建筑用通风装置,其结构包括分散布置在建筑体内的各通风控制点的风机以及在建筑体内部或外部构建的监控站,各通风控制点的风机和监控站组成拓扑控制连接结构;
各通风控制点的风机的结构是:
在风机的出风管的出风口的内管壁上固定配置有监测电控盒,风机的外壳上固定连接有扬声器,
监测电控盒内设置有电路板和蓄电池;
电路板的表面固定设有单片机、烟雾报警模块和WIFI模块;
烟雾报警模块由烟感器和信号转换器连接构成,信号转换器通过电路板导线和单片机双向信号连接;
单片机、烟雾报警模块、WIFI模块以及扬声器均与蓄电池电性连接;
单片机和WIFI模块通过电路板导线双向信号连接;
各通风控制点的风机的WIFI模块和监控站之间双向无线信号连接;
单片机和扬声器通过电路板导线双向信号连接。
风机配置连接有电机,电机输出轴同轴固定连接风机转轴,风机转轴上固定连接有风机叶轮,风机转轴固定架设在风机蜗壳的螺旋中心,出风管连通在蜗壳的外旋渐开端,蜗壳的螺旋中心轴向上固定连通有进风管;
电机的电源通过供电电网连接或蓄电池连接。
电机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座,电机座通过支撑柱固定架设在支撑板上,
支撑板水平布置,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安装板垂直于支撑板设置;
风机固定架设在电机座和安装板之间的空间,
风机的蜗壳板面与安装板之间固定连接。
风机的进风管管口设置为圆形,圆形进风管管口部设置有圆形进风法兰;
风机的出风管管口设置为方形,方形出风管管口部设置有方形出风法兰。
圆形进风法兰连接进风承接管;
方形出风法兰连接出风延长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924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旋转组合式配料彩笔
- 下一篇:电涌保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