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张弦梁中拉索和撑杆的索夹节点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9130.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7749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周旋;张峥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7/14 | 分类号: | E04B7/14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许耀 |
地址: | 200092***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张弦梁中拉索 撑杆 节点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张弦梁中拉索和撑杆的索夹节点,用于连接张弦梁结构体系中的拉索和V形撑杆,包括上部铸钢件、下部铸钢件和盖板;上部铸钢件用于连接在V形撑杆的下端,且上部铸钢件的下端设有与下部铸钢件相匹配的凹槽,下部铸钢件设置于该凹槽中,并与上部铸钢件固定连接,上部铸钢件和下部铸钢件之间设有供拉索穿过的空腔,盖板用于遮盖下部铸钢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将张弦梁结构中的拉索撑杆下端索夹节点与拉索撑杆形成外形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完美融合;空腔设计为弧形,减小了拉索张拉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小拉索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弧形盖板遮挡节点内部构造,建筑室内效果更美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张弦梁拉索和撑杆的索夹节点。
背景技术
张弦梁结构,是由上部刚性压弯构件(梁、拱或单层网壳),下部柔性拉索(刚拉杆)及撑杆组合而成的屋盖结构体系,通过给索施加预应力,减轻刚性子结构的负担,并形成自平衡体系。已经设计完成的张弦梁结构中,拉索撑杆形式大多采用竖直布置的撑杆形式,撑杆下端的节点均为外露形式;而随着建筑设计对结构外观的要求越来越高,部分张弦梁结构采用了V形的拉索撑杆形式,张弦梁拉索与V形撑杆下端连接时可采用两种方法,一种方法为拉索在此位置断开,V行撑杆下端两侧伸出耳板与拉索索头连接,这种连接形式构造节点,强度较差;另一种方法是拉索在此位置不间断而是穿过撑杆下端节点,此时节点处暴露在环境中,以受环境影响,并影响整体建筑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能够使得拉索索夹隐藏于结构撑杆内部,使得拉索索夹与撑杆形成一体,具有外观美观等优点的用于张弦梁中拉索和撑杆的索夹节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用于张弦梁中拉索和撑杆的索夹节点,用于连接张弦梁结构体系中的拉索和V形撑杆,包括上部铸钢件、下部铸钢件和盖板;
所述的上部铸钢件用于连接在V形撑杆的下端,且上部铸钢件的下端设有与下部铸钢件相匹配的凹槽,下部铸钢件设置于该凹槽中,并与上部铸钢件固定连接,上部铸钢件和下部铸钢件之间设有供拉索穿过的空腔,盖板用于遮盖下部铸钢件。
优选地,所述的空腔由分别设置于上部铸钢件和下部铸钢件相对一面且相互匹配的横截面为半圆形的容纳槽构成。
优选地,所述的上部铸钢件和下部铸钢件通过高强螺栓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高强螺栓分布于空腔的两侧,并沿空腔长度方向设置。
优选地,所述的上部铸钢件的立面投影的顶端水平,底部呈弧形;空腔为适应拉索走向的弧形。
优选地,所述的盖板为与上部铸钢件下端的凹槽处形状相匹配的弧片型。
优选地,所述的盖板通过焊接连接于上部铸钢件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的上部铸钢件的上端通过焊接与V形撑杆的下端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上部铸钢件的宽度与V形撑杆的宽度相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将张弦梁结构中的拉索撑杆下端索夹节点与拉索撑杆形成外形一体化设计,实现了结构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完美融合。
2)本实用新型中拉索索夹内部供拉索穿行的空腔设计为弧形,减小了拉索张拉过程中的摩擦力,减小拉索张拉过程中的预应力损失。
3)本实用新型索夹节点安装完成后,其下端通过增加弧形的盖板遮挡节点内部构造,使得建筑室内效果美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张弦梁中拉索和撑杆的索夹节点轴测图(不含盖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913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计量注脂装置
- 下一篇:一种烘干均匀的烘干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