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瓶胚连续剪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8320.5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031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17 |
发明(设计)人: | 曾凯;陈光耀;桂绍士一;曾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顺德泉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38 | 分类号: | B29C45/38;B29C45/17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袁彩君 |
地址: | 528308 广东省佛山***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胚连续剪尾装置,其至少包括剪尾组件以及输送组件;剪尾组件包括开设有剪尾刃口的剪尾件,俯视时剪尾刃口的两侧由后向前缩小至闭合;输送组件包括两个输送带;两个输送带的一面为平面且相互平行,两个输送带的相互平行的平面为抵持面;输送带的抵持面可向前移动;俯视时剪尾刃口位于两个输送带的抵持面之间。本实用新型可使连续输入的瓶胚尾由后向前的移过程中被逐渐切割直至被完全剪断;输送带的抵持面提供的弹力可以提高瓶胚与输送带的抵持面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瓶胚不会打滑;可以使瓶胚向前移动的同时旋转,使瓶胚尾较容易被剪断、保证对瓶胚尾的剪断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胚连续剪尾装置。
背景技术
在瓶胚注塑的过程中,塑料等需要通过注塑口进入模腔形成瓶胚。由于注塑口的存在,在瓶胚注塑完成后,通常会在瓶胚的底端形成瓶胚尾。
目前,通常都是人工将瓶胚尾通过夹钳剪断,或者通过半自动的气动剪将瓶胚尾剪断;两种方式都比较浪费人工,并且对瓶胚都是单个的操作,不利于实现瓶胚生产的自动化。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瓶胚连续剪尾装置,解决了人工或气动剪尾效率低及浪费人工的问题,能够使连续输入的瓶胚尾由后向前的移过程中被逐渐切割直至被完全剪断。
本实用新型采取的详细技术方案为:瓶胚连续剪尾装置,其至少包括剪尾组件以及输送组件;剪尾组件包括开设有剪尾刃口的剪尾件,俯视时剪尾刃口的两侧由后向前缩小至闭合;输送组件包括两个输送带;两个输送带的一面为平面且相互平行,两个输送带的相互平行的平面为抵持面;输送带的抵持面可向前移动;俯视时剪尾刃口位于两个输送带的抵持面之间。
进一步地,剪尾刃口的两侧由后向前缩小直至在一点闭合,使剪尾刃口俯视时整体呈三角形。
进一步地,剪尾刃口包括由后向前依次连接的剪尾导向段、剪尾段,剪尾导向段的后端的宽度大于剪尾段的后端的宽度。
可以缩短剪尾段的长度,有利于降低设备成本。
进一步地,剪尾段的刀刃为单面刃,且剪尾段的水平面与瓶胚的顶端贴合。
瓶胚尾被剪断后瓶胚上的瓶胚尾的剩余部分较少、剪断效果较佳,并且比较美观。
进一步地,输送带为环形,各输送带内设置有至少两个与输送带内壁贴合的输送滚筒,至少一个输送滚筒具备旋转动力;使输送带的抵持面可向前移动。
进一步地,输送组件还包括硬质材料制成的内衬板,输送带为弹性材料制成;内衬板与输送带的抵持面的内壁贴合。
输送带的抵持面提供的弹力可以提高瓶胚与输送带的抵持面之间的摩擦力;保证瓶胚不会打滑。
进一步地,两个输送带的抵持面的线速度相减大于零。
可以使瓶胚向前移动的同时旋转,使瓶胚尾较容易被剪断、保证对瓶胚尾的剪断效果。
进一步地,还包括输入组件,输入组件至少包括两个输入导轨,两个输入导轨位于输送组件的上方,俯视时剪尾刃口位于两个输入导轨之间。
可以使瓶胚在自重的作用下保持竖直。
进一步地,输入导轨包括由前向后依次连接的导向段、倾斜段以及缓存段;缓存段水平设置且高于导向段,缓存段倾斜设置。
可以使倾斜段的瓶胚在自重的作用下保持竖直、且相互之间没有间隙。
进一步地,输入组件还包括设置在输入导轨上方且与导向段平行的顶端限位导轨。
顶端限位导轨抵持瓶胚尾的顶端、可以保证瓶胚不会在竖直方向上移动、保证对瓶胚尾的剪断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顺德泉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未经广东顺德泉兴塑料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832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螺栓紧固件生产用新型水洗系统
- 下一篇:全自动单针机竖裁升降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