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结构紧凑的组合式多功能引体向上训练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8256.0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152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1 |
发明(设计)人: | 姜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姜勇 |
主分类号: | A63B23/12 | 分类号: | A63B23/12;A63B71/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和氏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90 | 代理人: | 许庆 |
地址: | 226018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紧凑 组合式 多功能 引体向上 训练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组合式多功能引体向上训练器,包括背垫管、中柱、上立柱弯管和下立柱,所述上立柱弯管的末端顶部安装有高拉管,中柱的正侧均连接有肘垫管,底管的前端上方安装有下撑管,下撑管与肘垫管通过上撑管连接,底管之间通过下连接管连接,底管的中部与下立柱的下部之间安装有踏板。本实用新型首先将产品立柱分成了三节,同时配以支撑方式,保持甚至增强了产品的承重力,在包装安全合理的同时,使包装更紧凑,节省包装成本,减少运输成本,其次通过高拉管、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三把手和肘垫的相互配合,方便锻炼上肢的各个部位,训练方式多样,再而通过支撑板和支腿,便于锻炼期间累了坐着休息,提高锻炼的体验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运动器材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结构紧凑的组合式多功能引体向上训练器。
背景技术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节奏愈来愈快,人们在繁忙的工作生活之余,逐渐意识到体育健身运动的重要性。引体向上要求有一定的握力和上肢力量,这个力量必须能克服自身的体重才能完成一次,引体向上对发展上肢悬垂力量、肩带力量和握力有重要作用。
目前市面上的引体向上器,因为受主体立管长度(200cm-210cm)过长的限制,导致包装体积大,包装成本高,运输成本高,造成包装浪费,以及运输浪费,产品总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消费和使用。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组合式多功能引体向上训练器,有效的解决了因为受主体立管长度过长的限制,导致包装体积大,包装成本高,运输成本高,造成包装浪费,以及运输浪费,产品总成本居高不下,影响了消费和使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背垫管、中柱、上立柱弯管和下立柱,所述背垫管的两侧均连接有中柱,中柱的上方连接有上立柱弯管,上立柱弯管的末端顶部安装有高拉管,高拉管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把手,高拉管的中间外侧包裹有泡棉,背垫管的正侧安装有背垫,中柱的正侧均连接有肘垫管,肘垫管的末端顶部均设置有第二把手,肘垫管的正侧设置有第三把手,肘垫管的中部上方安装有肘垫,中柱的下方连接有下立柱,下立柱的底端连接有底管,底管的前端上方安装有下撑管,下撑管与肘垫管通过上撑管连接,底管之间通过下连接管连接,底管的中部与下立柱的下部之间安装有踏板。
优选的,所述泡棉的表面设置有吸汗层,泡棉的内侧设置有防滑层,防滑层与吸汗层之间设置有耐撕拉层,吸汗层的内部镶嵌活性炭颗粒。
优选的,所述肘垫管的底部通过三角肘撑与中柱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立柱的后侧连接有支撑板,支撑板的底端安装有支腿。
优选的,所述底管的两端和支腿的底部均设置有防滑脚套。
优选的,所述下连接管的表面设置有固定耳,固定耳的数量为两个。
本实用新型首先将产品立柱分成了三节,分别为中柱、上立柱弯管和下立柱,同时通过底管、下连接管、上撑管和下撑管配以支撑方式,保持甚至增强了产品的承重力,在包装安全合理的同时,又减小了包装,使包装更紧凑,节省包装成本,减少运输成本,其次通过高拉管、第一把手、第二把手、第三把手和肘垫的相互配合,方便锻炼上肢的各个部位,训练方式多样,再而通过支撑板和支腿,便于锻炼期间累了坐着休息,提高锻炼的体验感。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泡棉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姜勇,未经姜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825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医治疗用煎药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携式呼吸内科用喷药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