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承重门套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55480.4 | 申请日: | 2019-10-31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1384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慧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1/34 | 分类号: | E06B1/34;E06B7/28 |
代理公司: | 上海光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9 | 代理人: | 叶绮玲 |
地址: | 200434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重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饰工程领域内一种自承重门套,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承重门套包括型钢骨架,型钢骨架由上部的横向门头骨架和分别位于横向门头骨架两侧的纵向侧骨架构成门字形;型钢骨架的自重满足承受门传递的最大外力而保持稳定状态。其自身能够承担水平推力,不需要通过旁边的墙体和上部的结构楼板来提供支承,便于现场施工,增加了门布置位置的灵活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室内装饰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与吊顶不相连的双开门独立门套构造。
背景技术
常见民用建筑的公共场所的双开门设计,装饰门的门套主要作为立面承重和装饰作用,当外力作用为水平推力时,主要依附门套侧边的受力墙体或在门套与上部结构楼板之间设钢架来承受水平方向的荷载。但是公共建筑或工厂改建民用的项目中层高较高,如入口门的位置与旁边的墙体不相连,则需要从上部的结构楼板吊装钢架来固定门套。此种施工方法不但费时费工,而且容易与吊顶内的设备管网交叉,不利于现场施工,也不利于更灵活的布置室内入户门的位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承重门套,其自身能够承担水平推力,不需要通过旁边的墙体和上部的结构楼板来提供支承,便于现场施工,增加了门布置位置的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承重门套包括型钢骨架,型钢骨架由上部的横向门头骨架和分别位于横向门头骨架两侧的纵向侧骨架构成门字形;型钢骨架的自重满足承受门传递的最大外力而保持稳定状态。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横向门头骨架的顶部固定有上加固钢板;纵向侧骨架的底部固定有下加固钢板。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还包括通过下加固钢板把型钢骨架固定在地面的化学螺栓。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整个型钢骨架除了顶面和底面以外的外表面固定有外包钢板。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外包钢板为耐候钢板。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纵向侧骨架外侧设有第一封边板和/或纵向侧骨架的内侧设有第二封边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在钢结构大跨度高空间和工厂改建民用的设计中,这种不依靠任何上部结构和竖向墙体结构的自承重门套,将会有着非常广泛的用途。
附图说明
图1为自承重门套的正立面示意图。
图2为自承重门套在第二封边板处的竖剖面示意图。
图3为自承重骨架的竖剖面示意图。
图4为自承重骨架的上平面示意图。
图5为自承重门套的横剖面示意图。
图6为第一封边板和第二封边板的安装节点图。
图中构件的编号为:自承重骨架1;外包钢板2;第一封边板3;第二封边板3’;墙体4;化学锚栓5;下加固钢板6;上加固钢板7;预埋件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5548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