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7896.1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04285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4-28 |
发明(设计)人: | 唐家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康新(中国)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7C9/20 | 分类号: | G07C9/2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232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拼装 双向 门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包括设置于玻璃墙底部的立柱底座和设置于立柱底座左右两侧上的第一门禁立柱和第二门禁立柱,第一门禁立柱和第二门禁立柱分别位于玻璃墙两侧,且两者之间通过卡扣连接。立柱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LED灯带,LED灯带位于第一门禁立柱和第二门禁立柱底部,且第一门禁立柱和第二门禁立柱均采用透明亚克力材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将两个门禁立柱分别设置在玻璃墙的内外两侧,并通过卡扣拼装的方式连接为一体,实现门禁双向操作;且该门禁装置结构新颖、功能实用,整体视觉和实用效果好,安装、维护简单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门禁读卡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普及和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智慧办公楼也逐渐的应运而生,且目前智慧办公楼的概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安防门禁产品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在智慧办公楼中,安防门禁则显得十分的重要,而且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智能门禁系统,便于识别,操作也更加的简便、安全。
最近几年随着门禁识别技术的不断发展,门禁设备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但目前市面上现有的门禁设备都是单体式,普遍存在以下问题:采用地面出线,材质也比较单一,一般以不锈钢/烤漆为主,造型和装饰材料固化,不美观无新意;门禁立柱为单体独立布置,与玻璃有一定间隔,玻璃两侧各放置一根门禁立柱,造成门禁立柱整体视觉和实用效果差;此外,玻璃两侧的门禁立柱安装时需在两侧地面开洞进行安装固定,施工时易破坏地面。因此,有必要对现有门禁设备技术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透明亚克力发光的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包括设置于玻璃墙底部的立柱底座和设置于所述立柱底座左右两侧上的第一门禁立柱和第二门禁立柱,所述第一门禁立柱和第二门禁立柱分别位于所述玻璃墙两侧,且两者之间通过卡扣连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上,所述第一门禁立柱包括依次垂直设置于所述立柱底座一侧的槽口立柱、第一前饰面立柱、第一穿线立柱和第一后饰面立柱,所述槽口立柱设置于所述第一前饰面立柱背部,且其两侧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一前饰面立柱和所述第一后饰面立柱的横截面均呈U型结构,且两者相对布置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一穿线立柱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上,所述第一门禁立柱还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一后饰面立柱顶部的第一门禁盒和设置于第一门禁盒上的第一门禁刷卡器。
进一步较为优选地,在所述的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上,所述第一门禁立柱还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一前饰面立柱顶部的第一盖板,所述第一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玻璃墙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门禁盒相抵接。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上,还包括设置于所述槽口立柱顶部的饰面板,所述饰面板和所述第一前饰面立柱分别位于所述玻璃墙的两侧,且所述饰面板的水平高度与所述第一盖板的水平高度一致。
进一步地,在所述的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上,所述第二门禁立柱包括依次垂直设置于所述立柱底座另一侧的第二前饰面立柱、第二穿线立柱和第二后饰面立柱;所述第二前饰面立柱和所述第二后饰面立柱的横截面均呈U型结构,且两者相对布置形成容纳腔,所述第二穿线立柱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进一步优选地,在所述的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上,所述第二门禁立柱还包括倾斜设置于所述第二后饰面立柱顶部的第二门禁盒和设置于第二门禁盒上的第二门禁刷卡器。
进一步较为优选地,在所述的拼装式双向门禁装置上,所述第二门禁立柱还包括水平设置于所述第二前饰面立柱顶部的第二盖板,所述第二盖板的一端与所述玻璃墙相抵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门禁盒相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康新(中国)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康新(中国)设计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78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办公家具走线系统
- 下一篇:一种管廊内红外影像的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