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石油压裂酸化用搅拌输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2642.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9959229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7 |
发明(设计)人: | 田宇;赵立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E21B43/27 | 分类号: | E21B43/27;B01F7/18;B01F15/00;B01F15/02;B01F15/04 |
代理公司: | 51251 成都三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成实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内筒 推杆 液体混合室 本实用新型 活塞 活塞容器 石油压裂 搅拌浆 螺旋槽 滚动轴承 滚动轴承内圈 滚动轴承外圈 搅拌输送装置 机械搅拌机 螺旋形凸台 侧壁连接 非驱动端 活塞连接 机械搅拌 输送功能 往复运行 旋转搅拌 出料管 故障率 活塞杆 集成度 搅拌桨 内表面 酸化 匹配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油压裂酸化用搅拌输送装置,涉及石油压裂技术领域,包括活塞容器、活塞、活塞杆,活塞容器的非驱动端连接的出料管和液体混合室,液体混合室中设置有机械搅拌机构,机械搅拌机构包括推杆、滚动轴承、内筒、搅拌桨,滚动轴承外圈与液体混合室侧壁连接,滚动轴承内圈连接有内筒,内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浆,内筒内表面设置有螺旋槽,推杆上设置与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形凸台,推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穿过内筒,本实用新型具有搅拌、输送功能,利用活塞往复运行带动搅拌浆旋转搅拌液体,集成度高,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而且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压裂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石油压裂酸化用搅拌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压裂酸化是用酸液作为压裂液,进行不加支撑剂的压裂,压裂过程中靠酸液的溶蚀作用将裂缝的壁面溶蚀成凹凸不平的表面,使得停泵泄压后,裂缝壁面不能完全闭合,提高裂缝的导流能力,此法对恢复和提高油井生产能力,效果明显,已经成为灰岩油藏广泛采用的一项增产增注措施。
压裂酸化采用的压裂液往往需要根据野外的现场情况添加不同的添加剂,而且各剂混合不充分将极大降低压裂酸化的效果,因此需要提供适应混合作业的石油压裂酸化用搅拌输送装置,而且要考虑野外工作条件限制,这就提出了设备小型化、撬装化、低故障率的要求以方便运输、维护。中国授权专利CN201821829751提供了一种石油压裂酸化用搅拌输送装置,此装置集成度高,但其活塞下部还连接有连杆推动转动版,导致活塞周侧面受力不均匀,局部磨损严重,此外,其内部结构复杂,多处铰接,设备磨损大、故障率高。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石油压裂酸化用搅拌输送装置,本装置集成度高、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为:
一种石油压裂酸化用搅拌输送装置,包括活塞容器、活塞、活塞杆,活塞与活塞容器的侧壁滑动连接,活塞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穿过活塞容器器璧并与其滑动连接,用于推动活塞在活塞容器中往复运动,活塞容器的非驱动端连接的出料管,且该管线上设置有单向阀,活塞容器的非驱动端上还连接有液体混合室,液体混合室上连接有进料管,且进料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液体混合室中设置有机械搅拌机构,
所述机械搅拌机构包括推杆、滚动轴承、内筒、搅拌桨,滚动轴承外圈通过支架与液体混合室侧壁连接,用于定位、支撑滚动轴承,滚动轴承内圈连接有空心的内筒,内筒的外表面设置有搅拌浆,内筒内表面设置有螺旋槽,推杆上设置与螺旋槽匹配的螺旋形凸台,推杆一端与活塞连接,另一端穿过内筒,推杆随着活塞往复运动过程中,螺旋形凸台推动螺旋槽从而实现内筒旋转,继而带动搅拌桨搅拌液体。
优选的,所述推杆位于活塞的中心轴线上,使得推杆推动内筒旋转过程中活塞整体受力均匀。
优选的,还包括进料比例控制系统,进料比例控制包括两位三通电磁阀、红外测距仪、控制器,两位三通电磁阀、红外测距仪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活塞杆上固定有挡板,红外测距仪位于活塞容器的驱动端端盖上,其测量探头正对挡板,用于测量活塞杆的位移;两位三通电磁阀上的进料口分别连接有不同的添加剂进料管线,其出料口与液体混合室的进料管连接;控制器通过红外测距仪测得的活塞位移量控制两位三通电磁阀上某一进料口与液体混合室连通,从而实现了不同物料按比例进料的目的。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具有搅拌、输送功能,利用活塞移动带动搅拌浆旋转搅拌液体,集成度高,实现了装置的小型化,而且结构简单,故障率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2为滚动轴承、内筒组合示意图;
图3为推杆局部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26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地层压裂连续投球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石油的冻胶微球析出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