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经纱纬纱交叉编织的纺织机械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1222.0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912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7 |
发明(设计)人: | 林艳烽;陈春风;蔡少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兴市瑞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8B5/04 | 分类号: | B08B5/04;B65H5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4005 浙江省嘉兴市南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经纱 纬纱 交叉 编织 纺织机械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经纱纬纱交叉编织的纺织机械,包括作业仓,所述作业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贯穿作业仓并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底部连通有吸气口,所述风机的左侧连通有连通软管,所述连通软管的左侧连通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内腔的左侧设有开启板,所述开启板和收纳仓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腔设有卡销。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纺织设备产生的灰尘毛絮进行及时的清理吸收,避免了设备作业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拆卸清洁方便,便于工作人员后期的维护处理,节省工作人员的维护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工时成本。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经纱纬纱交叉编织的纺织机械。
背景技术
传统上使用纱线进行编织的织机可以分为机织和针织两个大类,机织机包括原始的有梭织机和新式的无梭织机,无梭织机主要有剑杆织机、喷气织机、喷水织机和片梭织机,针织机分经编和纬编两个大类,其下又有许多小分类。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设备在进行经纱纬纱交叉织布时设备高速运转导致纱线之间相互摩擦,产生大量的毛絮灰尘,被工作人员吸入身体中,作业环境恶劣,非常不利于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可经纱纬纱交叉编织的纺织机械,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纺织作业时产生灰尘毛絮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等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优选的技术方案具有:所述风机将设备内腔的空气附带毛絮灰尘吸收至收纳仓中进行过滤,使设备达到了使用效果好等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经纱纬纱交叉编织的纺织机械,包括作业仓,所述作业仓内腔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风机,所述风机的右侧连通有进气管,所述进气管的底部贯穿作业仓并连通有横管,所述横管的底部连通有吸气口,所述风机的左侧连通有连通软管,所述连通软管的左侧连通有收纳仓,所述收纳仓内腔的左侧设有开启板,所述开启板和收纳仓的左侧均固定连接有卡套,所述卡套的内腔设有卡销,所述开启板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顶杆,所述顶杆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一过滤网,所述收纳仓内腔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的内腔固定连接有第二过滤网。
采用上述一种可经纱纬纱交叉编织的纺织机械,在进行纺织作业时,通过风机的启动将作业仓内腔的空气夹杂毛絮灰尘沿吸气口吸入横管的内腔中通过进气管和连通软管的传输将其抽至收纳仓的内腔中,通过固定框内腔中第一过滤网的过滤沿出风口排出,空气在排出时通过第二过滤网进行二次过滤将灰尘以及毛絮留在收纳仓的内腔中,使用者定期拆卸卡销通过把手将开启板取出,将收纳仓的内腔以及第一过滤网和第二过滤网表面的毛絮进行清除集中处理即可再次使用,达到了毛絮清除效果好的功能,避免了设备作业时毛絮灰尘飞扬影响工作人员身体健康的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开启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开设有防滑纹。
作为优选,所述作业仓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与地面的连接处通过地脚螺栓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作业仓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进出通孔,所述作业仓内腔的两侧均设有传动辊,所述传动辊的内侧设有经纱,所述作业仓的内腔设有提花辊,所述提花辊的表面设有纬纱。
作为优选,所述横管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顶部与作业仓的连接处固定连接。
有益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纺织设备产生的灰尘毛絮进行及时的清理吸收,避免了设备作业时产生的有害物质危害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
2、拆卸清洁方便,便于工作人员后期的维护处理,节省工作人员的维护时间,减少了不必要的工时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兴市瑞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嘉兴市瑞佳机械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12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