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抗刮结构的防眩光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40038.4 | 申请日: | 2019-10-30 |
公开(公告)号: | CN2114414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8 |
发明(设计)人: | 郑本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鲁发玻璃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17/00 | 分类号: | B32B17/00;B32B17/06;B32B33/00;B32B9/00;B32B9/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3330 广东省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有 结构 眩光 玻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有抗刮结构的防眩光玻璃,包括玻璃基底和真空层,玻璃基底的顶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微小支撑柱,若干个微小支撑柱的顶端均与Low‑e玻璃的底端固定连接,Low‑e玻璃的顶端固定粘接有防眩光层,防眩光层的顶端通过胶水固定粘接有铝硅钢化玻璃,铝硅钢化玻璃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纳米银抗菌膜,纳米银抗菌膜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无机纳米硅膜,玻璃基底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真空层,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抗刮结构的防眩光玻璃,通过微小支撑柱可以对真空层起到支撑作用,加固了玻璃基底与Low‑e玻璃的连接,延长了玻璃的使用寿命,通过金属丝网可以在玻璃板断裂时将玻璃板连接起来,防止玻璃碎渣飞溅到使用者身体表面。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眩光,特别涉及一种设有抗刮结构的防眩光玻璃,属于显示屏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市面上显示屏使用的玻璃对光源反射率较高,在使用者使用过程中,对视觉效果的影响很大,针对这种情况,市场上生产了一种防眩光玻璃,但是市面上的防眩光玻璃仅仅是在普通的玻璃上加工了一层防眩光层,这种防眩光玻璃容易破碎,并且容易刮花,使用寿命短,需要经常更换,浪费了资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有抗刮结构的防眩光玻璃,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市面上的防眩光玻璃容易破碎,并且容易刮花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设有抗刮结构的防眩光玻璃,包括玻璃基底和真空层,所述玻璃基底的顶端均匀安装有若干个微小支撑柱,若干个所述微小支撑柱的顶端均与Low-e玻璃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Low-e玻璃的顶端固定粘接有防眩光层,所述防眩光层的顶端通过胶水固定粘接有铝硅钢化玻璃,所述铝硅钢化玻璃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纳米银抗菌膜,所述纳米银抗菌膜的顶端固定安装有无机纳米硅膜,所述玻璃基底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真空层,所述真空层的四周均固定安装有密封橡胶条,四个所述密封橡胶条的顶端和底端均分别与Low-e玻璃的底端和玻璃基底的顶端密封连接,若干个所述防眩光层为设有压印图案的透明紫外光固化胶层,四个所述密封橡胶条的一侧均固定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开设有通气孔的金属管。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金属管的内部均填充有钡-钛吸气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四个所述密封橡胶条的一侧分别与金属丝网的四个边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胶水为透明硅酮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一种设有抗刮结构的防眩光玻璃,铝硅钢化玻璃结构强度较高,耐划性能高,可以防止玻璃表面刮伤,通过微小支撑柱可以对真空层起到支撑作用,加固了玻璃基底与Low-e玻璃的连接,延长了玻璃的使用寿命,通过金属丝网可以在玻璃板断裂时将玻璃板连接起来,防止玻璃碎渣飞溅到使用者身体表面,为使用者提供了安全保障,通过Low-e玻璃可以大幅的抑制辐射传热,提高了玻璃的隔热性能,通过真空层有效的阻断了声音的传播以及热量的传递,提高了玻璃的隔音和防火能力,通过防眩光层是通过紫外线光照射后固定粘接在Low-e玻璃的顶端,粘接强度高并且固化后透明,能大大降低环境光的干扰,减少反光,通过纳米银抗菌膜可以为玻璃表面杀菌,减少玻璃表面的细菌,通过无机纳米硅膜,可以将玻璃表面的水聚集成水珠,水珠将玻璃表面的灰尘粘洗带出玻璃表面,使玻璃表面把持干净,通过钡-钛吸气剂可以提高真空层内的真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真空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玻璃基底;2、密封橡胶条;3、Low-e玻璃;4、防眩光层;5、铝硅钢化玻璃;6、纳米银抗菌膜;7、无机纳米硅膜;8、微小支撑柱;9、真空层; 10、凹槽;11、金属丝网。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鲁发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鲁发玻璃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4003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病理学细胞承载器皿
- 下一篇:绞车滚筒的自动排绳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