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水卷材及防水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7504.3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9577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01 |
发明(设计)人: | 倪念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弗兰斯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睿道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7 | 代理人: | 万利 |
地址: | 610041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水 卷材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水卷材以及含有该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其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和多个锚固机构,所述卷材本体具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多个所述锚固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一板面;所述锚固机构包括至少两根用于将所述卷材本体固定于钢筋骨架上的钢丝。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卷材,其在卷材本体上设置有锚固机构,通过锚固机构,将卷材本体与钢筋骨架固定连接,提高卷材本体与混泥土壁的连接性,可有效的防止卷材本体卷曲。并且在施工过程中,直接将锚固机构的钢丝捆绑在钢筋骨架上,方便施工。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防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防水卷材以及含有该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浇筑基坑的混泥土时,会先在基坑护壁上安装防水卷材,再在护壁的外侧浇筑混泥土,通过安装防水卷材,可以防止基坑护壁外的水通过混泥土壁进入到室内。
先目前,在施工的时,通常是直接将防水卷材临时固定在钢筋骨架上,然后再在钢筋上浇筑混泥土,使得防水卷材位于混泥土和基坑壁之间,形成防水结构;但该防水结构在长时间的使用过程中,防水卷材易发生卷曲,导致防水卷材与混泥土分离,使得防水结构失效,以至于发生渗水、漏水等情况。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水卷材以及含有该防水卷材的防水结构,用以使得防水卷材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能紧贴于混泥土上,防止防水卷材卷曲,提高基坑的防水效果,延长基坑防水寿命。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防水卷材,包括卷材本体和多个锚固机构,所述卷材本体具相对设置的第一板面和第二板面,多个所述锚固机构均设于所述第一板面;所述锚固机构包括至少两根用于将所述卷材本体固定于钢筋骨架上的钢丝。
通过在卷材本体上设置有锚固机构,在施工时,将锚固机构的钢丝捆绑在混泥土的钢筋骨架上,再向钢筋骨架上浇注混泥土,浇注好混泥土后,由于卷材本体是通过钢丝固定在钢丝骨架上,相比于现有的防水卷材直接贴合在混泥土壁上,本实用新型的防水卷材在后期的使用过程中,不易发生卷曲,而导致防水失效,其防水卷材的使用寿命更长,相应的基坑的防水效果更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丝与所述卷材本体一体成型。在生产防水卷材时,将钢丝嵌入到卷材本体中,使钢丝与卷材本体一体成型,一体成型的设置方式,可提高钢丝与卷材本体的连接处的稳定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固机构还包括搭接块,所述搭接块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均与所述第一板面固定连接,所述搭接块靠近所述第一板面的一侧与卷材本体之间形成通腔,所述钢丝贯穿所述通腔。在施工时,将钢丝网穿过搭接块形成的空腔,再将钢丝网捆绑在钢筋骨架上,使得卷材本体与钢丝骨架固定。将钢丝与卷材本体设置成分离形式,便于施工,即在卷材本体上设置的多个搭接块,可根据需要,选择不同位置处的搭接块进行捆绑固定,在不需要固定的地方则不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锚固机构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贴设于所述卷材本体的第二板面,所述钢丝与所述限位块靠近所述卷材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且所述卷材本体设有通孔,所述钢丝贯穿所述通孔,延伸至所述第一板面。在本实施例中,在卷材本体上设置有通孔,将钢丝穿过通孔,同时将限位块贴设在卷材本体上,再将钢丝捆绑在钢筋骨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中,还公开了一种防水结构,该防水结构包括基坑壁、钢筋骨架、上述的防水卷材和混泥土壁;所述卷材本体的第二板面贴设于所述基坑壁,所述钢丝与所述钢筋骨架捆绑连接,所述钢筋骨架嵌设于所述混泥土壁内,且所述卷材本体的第一板面与所述混泥土壁靠近所述基坑壁的一侧贴合。该防水结构中,卷材本体通过钢丝与钢筋骨架固定连接,增强了卷材本体与混泥土壁的连接稳定性,可防止在后续的使用过程中,卷材本体卷曲,导致卷材本体与混泥土壁分离,而引起基坑的防水失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弗兰斯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弗兰斯特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75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候车亭灯箱固定装置
- 下一篇:一种减缓关节面冲击的弹力护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