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功能性轮椅坐垫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4844.0 | 申请日: | 2019-10-29 |
公开(公告)号: | CN211610415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付庆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付庆华 |
主分类号: | A61G5/10 | 分类号: | A61G5/10 |
代理公司: | 郑州欧凯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66 | 代理人: | 郭辽原 |
地址: | 344000 江西省抚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功能 轮椅 坐垫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垫,具体公开了一种功能性轮椅坐垫,包括底板和底板上部所贴合设置的尺寸相匹配的坐垫体以及坐垫体上部所贴合设置的缓冲垫,底板为板状结构,且底板的上表面粘贴有坐垫体,坐垫体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坐骨槽,且坐垫体上表面的另一侧还贴合有分腿器,分腿器为立方体结构,且分腿器的上表面向其三侧侧边开设有弧状切面,底板和坐垫体以及缓冲垫的外侧还套设有弹性坐垫套,该功能性轮椅坐垫,充分考虑到人体构造学及力力学特点,坐骨槽的设计使患者在坐位下骨分保持稳定,使骨盆不易向前滑,保持躯干稳定,同时减轻了大腿和尾骨的压力,通过分腿器设计可使患者在坐位下保持两腿自然分开,防止大腿内收肌紧张,利于患者康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坐垫,具体公开了一种功能性轮椅坐垫。
背景技术
脑卒中,又称“中风、脑血管意外”,是老年人群常见的疾病,所存活的患者中90%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脑卒中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损伤导致对异常姿势控制能力减弱,许多脑卒中患者由于骨盆、躯干控制不佳导致痉挛加重及姿势异常,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功能性轮椅坐垫是根据脑卒中患者早期由于躯干及骨盆控制能力下降导致坐姿异常等特点,并根据力学特点为患者骨盆提供有效的支撑,从而预防脑卒中患者出现躯干及骨盆控制障碍而设计的。
目前市场上现有轮椅坐垫设计对人体构造及力学特点认识不足,不能有效地提高稳定支撑,常容易出现骨盆向前滑动,继而出现躯干失稳,受患者自身重力影响,易对患者大腿和尾骨产生较大压力,影响血液循环,且患者在静坐时髋关节内收易造成大腿内收肌紧张,不利于患者康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齿轮加工机床,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技术当中存在的不能有效地提高稳定支撑,常容易出现骨盆向前滑动,继而出现躯干失稳,受患者自身重力影响,易对患者大腿和尾骨产生较大压力,影响血液循环,且患者在静坐时髋关节内收易造成大腿内收肌紧张,不利于患者康复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齿轮加工机床,包括底板和底板上部所贴合设置的尺寸相匹配的坐垫体以及坐垫体上部所贴合设置的缓冲垫,所述底板为板状结构,且底板的上表面粘贴有坐垫体,所述坐垫体上表面的一侧开设有坐骨槽,且坐垫体上表面的另一侧还贴合有分腿器,所述分腿器为立方体结构,且分腿器的上表面向其三侧侧边开设有弧状切面,所述底板和坐垫体以及缓冲垫的外侧还套设有弹性坐垫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弹性坐垫套包括套体,所述套体为内部设有空腔的袋装结构,且套体的内底壁上设置有夹层,所述夹层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主板,所述主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多个缓冲弹簧,且多个缓冲弹簧的上端还固定连接有缓冲板,所述套体的一侧开设有开口,且套体的开口处设置有拉链。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分腿器的尺寸为190mm×140mm×55mm,所述分腿器上表面的中部向两侧190mm的长边开设有弧形切面,且分腿器上表面的中部向其一侧140mm的短边开设有弧形切面,所述分腿器粘贴在坐垫体上表面一侧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体的尺寸为400mm×400mm×40mm,且坐垫体上表面的一侧中部开设有尺寸为200mm×200mm×20mm的坐骨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板为珍珠海绵材质,且底板的尺寸为400mm×400mm×10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体的上部还粘贴有记忆海绵材质的缓冲垫,所述缓冲垫的尺寸为400mm×400mm×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坐垫体和分腿器为中密度海绵材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付庆华,未经付庆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48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