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热解炉的炉门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30906.0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9513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07 |
发明(设计)人: | 黄广禧;陈永民;戴伟田;丁国辉;梁仲均;文兵;许云开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醇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3G5/44 | 分类号: | F23G5/44 |
代理公司: | 广州骏思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425 | 代理人: | 李国钊 |
地址: | 511450 广东省广州市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解炉 炉门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解炉的炉门结构,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框和门体均为空心结构;所述门框的底部设有入水管及其顶部设有出水管;门框和门体上分别设有对应的分流孔和塞柱。本实用新型在门框和门体打开时,各分流孔被对应的塞柱堵塞,可通过门框的入水管和出水管单独往门框内部注水;当门框和门体关闭时,第一塞柱与第二塞柱相互顶开,使门框和门体内部连通,进而可使门框的水流入到门体内,进而可同时冷却门体和门框;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同时对门框和门体进行注水冷却,且无需将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在需要经常开闭的门体上,简化了炉门的结构,便于工人检修,进而提高了工人的检修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焚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热解炉的炉门结构。
背景技术
比较常见的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是通过热解炉进行垃圾处理,该方法可将有害物质有效转换成无毒无害的化合物,避免了环境污染。
目前的热解炉一般会在炉体上设置炉门,方便工人进入到热解炉内进行检修;由于热解炉的炉内温度很高,炉门在长期的高温作用下,容易发生变形甚至损坏,降低热解炉的密封性,影响热解的进行,甚至影响炉门的开关。
现有技术中的水冷炉门往往只冷却门体或门框中的一个,冷却效果不好;当冷却门体时,进水口和出水口往往会设置在门体的正面,不便于开启或关闭门体。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热解炉的炉门结构。
一种热解炉的炉门结构,包括门体和门框,所述门框设置在热解炉的炉体上,所述门体的一端与所述门框的一端铰接,所述门体的另一端与所述门框的另一端通过门扣连接;所述门框和门体均为空心结构;
所述门框的底部设有入水管及其顶部设有出水管,所述门框靠近门体的端面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有一个第一分流孔,所述门框的内部对应各第一分流孔设有第一塞柱,所述第一塞柱通过弹性件顶住所述第一分流孔;
所述门体靠近门框的端面上设有对应第一分流孔的第二分流孔,所述门体的内部对应各第二分流孔设有第二塞柱,所述第二塞柱通过弹性件顶住所述第二分流孔;
当门框和门体成关闭状态时,第一塞柱和第二塞柱互相顶紧,并使门框的内部和门体的内部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热解炉的炉门结构,在门框和门体打开时,各分流孔被对应的塞柱堵塞,可通过门框的入水管和出水管单独往门框内部注水;当门框和门体关闭时,第一塞柱与第二塞柱相互顶开,使门框和门体内部连通,进而可使门框的水流入到门体内,进而可同时冷却门体和门框;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同时对门框和门体进行注水冷却,且无需将进水管和出水管设置在需要经常开闭的门体上,简化了炉门的结构,便于工人检修,进而提高了工人的检修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门框一端的内侧壁对应各第一分流孔的位置分别设有第一导向柱,各第一塞柱的一端均设有第一导向孔,各第一导向柱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一导向孔的底部均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各第一塞柱的另一端端面上均设有第一立柱,所述第一立柱可穿过所述第一分流孔。
进一步地,所述门体一端的内部侧壁对应第二分流孔的位置均设有第二导向柱,各第二塞柱的一端均设有第二导向孔,各第二导向柱的顶部与对应的第二导向孔的底部通过弹簧连接;所述各第二塞柱的另一端端面上均设有第二立柱,所述第二立柱可穿过所述第二分流孔,并与对应的第一立柱接触。
通过弹簧连接对应的导向柱和导向孔,可在门框和门体打开时,使对应的塞柱顶紧对应的分流孔,避免漏水。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塞柱的另一端面与门框对应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所述第二塞柱的另一端面与门体对应的内侧壁之间设有防水密封圈。
通过设置防水密封圈,可避免在门框和门体打开时,塞柱和分流孔之间漏水,提高了其密封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醇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醇美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3090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多档接触位置的电连接结构
- 下一篇:一种铠装电缆安装辅助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