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省煤器废水浓缩余热回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7861.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111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7-28 |
发明(设计)人: | 王争荣;汪洋;胡小夫;耿宣;苏军划;夏怀鹏;李伟;王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10 | 分类号: | C02F9/10;C02F1/06;C02F1/16;F28D21/00;C02F103/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亚南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低温 省煤器 废水 浓缩 余热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省煤器废水浓缩余热回用装置,烟气通过省煤器后与第一换热介质进行换热,闪蒸罐利用梯度真空实现了多级闪蒸,有利于脱硫废水的浓缩;同时多级闪蒸可以形成不同温度的蒸汽,进入换热装置后与第二换热介质进行梯级换热,提高了换热效果;省煤器的设置使烟气余热用以提高废水温度,废水闪蒸后所回收烟气余热随蒸汽带出,第二换热介质回收蒸汽所含热量,最终使热量回至低加系统,在几乎未损失烟气余热的情况下,实现了热能梯级利用,解决了常规路线利用消耗高品质热能的弊端,并降低了机组能耗。通过以上方式即实现了废水浓缩,同时又解决了燃煤电厂或其他行业烟气余热回收问题,具有很好的社会和经济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低温省煤器废水浓缩余热回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湿法脱硫废水处理主要采用三联箱预处理+澄清池+脱水机技术,其可以去除部分重金属、降低部分SS、浊度,但不能去除氯离子,处理后的废水无出路。目前正在研究的技术有深度预处理+浓缩减量+蒸发干燥。深度预处理包括加药、澄清和过滤;浓缩减量可利用热法(MED、MVR、NED)和膜法(UF/RO);蒸发干燥为利用蒸汽或烟气余热进行干燥。采用蒸汽蒸发可产生可回收盐,实现废水中的水回用,其缺点为回收低品位盐,回用困难,其蒸发过程需用较高品质的蒸汽,能耗高、投资大,运行要求高。
采用烟气余热蒸发方案具有投资较低,运行费用较低,提高下游除尘效率,其缺点为消耗高品质烟气余热,影响空预器烟气温度,导致机组效率降低,同时会增加除尘设备负荷,若未进行浓缩减量,会使大量水分进入脱硫系统,导致脱硫塔蒸发量减少,影响脱硫冲洗水量,处理废水量也会受烟气温度和负荷限制。因此,目前脱硫废水浓缩技术存在消耗高品质热能,且能耗高、投资成本大,运行要求高,对机组效率有不利影响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脱硫废水浓缩技术存在消耗高品质热能,且能耗高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低温省煤器废水浓缩余热回用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低温省煤器废水浓缩余热回用装置,包括连通设置的除尘单元和脱硫单元,还包括省煤器和废水浓缩系统,所述省煤器设置于所述除尘单元和脱硫单元之间,或者沿烟气流通方向设置于所述除尘单元之前,所述废水浓缩系统,包括,
第一换热器,与所述省煤器连通,以使废水与来自所述省煤器的第一换热介质在所述第一换热器内换热;
闪蒸罐,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将闪蒸罐内部分割成至少两个闪蒸室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开孔区和未开孔区,所述开孔区内间隔设置若干隔板孔,相邻闪蒸室通过隔板孔彼此连通,以使液体直接通过所述隔板孔从上一级闪蒸室流入下一级闪蒸室,所述未开孔区的正下方设置二次蒸汽出段;
换热装置,与二次蒸汽出口段连通,以使相应闪蒸室内的二次蒸汽进入换热装置内换热。
进一步地,所述二次蒸汽出口段设置于所述闪蒸室中,沿所述闪蒸罐的进液端至出液端的方向上,所述二次蒸汽出口段的尺寸由小变大。
进一步地,所述未开孔区的面积为所述开孔区和未开孔区总面积的1/8-1/4。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单元,所述换热单元与闪蒸室一一对应,并彼此连通,以使相应闪蒸室内的蒸汽进入相应换热单元内换热;或者,
所述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于其内的若干换热管以分别构成壳程与管程,所述壳程包括至少两个分壳程,所述分壳程与闪蒸室一一对应,并彼此连通,以使相应闪蒸室内的蒸汽进入相应分壳程与管程内的第二换热介质换热。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泵,与所述闪蒸罐连接,以使沿所述闪蒸罐的进液端至出液端的方向上,各闪蒸室的真空度依次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华电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华电环保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786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混凝土加工的振动棒
- 下一篇:一种隔套刀库取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