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6764.0 | 申请日: | 2019-10-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37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28 |
发明(设计)人: | 吴智圣;管世祺 | 申请(专利权)人: | 嘉基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3/58 | 分类号: | H01R13/58;H01R13/504;H01R13/502;H01R4/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5143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接器 组件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电连接器组件,安装于一导电板,包括:一线缆,具有一外被层,并自该外被层向前凸伸出一第一传输线组和一第二传输线组,第一传输线组至少包含二第一导线以及第二传输线组至少包含二第二导线;一第一连接器;一第二连接器;一第一固定部包覆固定第一传输线组的各第一导线以及一第二固定部包覆固定第二传输线组的各第二导线,以及进一步具有一第三固定部,位于第一传输线组与第二传输线组之间,用以横亘第一传输线组与第二传输线组,保持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之间的间隙的稳定。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方便的电连接组件。
【背景技术】
传输线缆为追求效率更高信息传输处理的需要,其内部的导线也随之增加,特别是处理信息量越大,传输频率越高的线缆,内部各导线间依赖屏蔽层来隔开,自线缆分离出而焊接于线缆连接器的各导线末端,因缺乏线缆屏蔽层的完整覆盖,必须在水平的左右方向上拉开间隔,避免高速信息彼此发生干扰,同时也配合着线缆连接器的pin距;但各导线拉开间隔的同时,将使得各导线焊接于线缆连接器每条导线露出线缆的长度不齐,焊接连接器左右两侧外端pin脚的导线将较中间的导线长度大幅增加,这个问题将取决于线缆内含导线的数量而定,连接导线越多的连接器,这个问题也就更突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有将线缆内的各导线分别配置在两个相互倾斜紧挨的连接器上,用以使各导线露出线缆的长度较为均匀,再将两个连接器透过焊接在同一个导电板上整合信号,这样的布置方式亦达到左右方向减小在转接板上的安装尺寸效果。
但是,在安装于导电板之前,将所述线缆分别与两个连接器焊接固定在一起,而且两个连接器要先倾斜设置形成一个预先的间隙和排布形状,从而对准导电板上的安装位置,随着连接器的倾斜设置,对应的各个导线也要弯折设置,由于各个导线均弯折设置,各个导线会产生一个反向作用力使得导线减小弯折程度,从而导致与导线电性连接的连接器的倾斜角度发生变化,与导电板上的安装位置对位不准,而且也使得两个连接器之间的间隙与预先设定的间隙不相同,导致其中一个连接器安装于转接板上后另一个连接器与转接板上的安装位置对位不准。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组件,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创作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固定部固定线缆的各传输线组的导线的形状以及通过固定部横亘各传输线组保持各电连接器之间的间隙稳定从而有利于安装的电连接器组件。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组件,安装于一导电板,包括:一线缆,具有一外被层,并自该外被层向前凸伸出一第一传输线组和一第二传输线组,且所述第一传输线组的末端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组末端分别朝左右方向远离彼此延伸,所述第一传输线组至少包含二第一导线以及所述第二传输线组至少包含二第二导线;一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至少二所述第一导线以实现信号互通,所述第一连接器在左右两侧具有一第一侧边以及一第二侧边,且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一侧边的前端相较所述第二侧边靠前设置;一第二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左右相邻,所述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至少二所述第二导线以实现信号互通,所述第二连接器在左右两侧具有一第三侧边以及一第四侧边,其中所述第三侧边与所述第一侧边相邻近,并形成前宽后窄的一间隙,且在前后方向上所述第三侧边的前端相较所述第四侧边靠前设置;一第一固定部包覆固定所述第一传输线组的各所述第一导线以及一第二固定部包覆固定所述第二传输线组的各所述第二导线,以及进一步具有一第三固定部,位于所述第一传输线组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组之间,用以横亘所述第一传输线组与所述第二传输线组,从而在所述电连接器组件安装于所述导电板之前,保持所述第一连接器与所述第二连接器之间的所述间隙的稳定。
进一步,所述第三固定部连接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且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所述第二固定部一体形成。
所述第三固定部位于所述间隙的后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嘉基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未经嘉基电子科技(苏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67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提花纺织品检测设备
- 下一篇:一种差速器旋转件的检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