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微通道换热器和制冷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6385.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0892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6-30 |
发明(设计)人: | 尹东;吴迎文;杨瑞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39/02 | 分类号: | F25B39/02;F25B41/00;F25B41/06 |
代理公司: | 北京煦润律师事务所 11522 | 代理人: | 朱栎;梁永芳 |
地址: | 519070***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道 换热器 制冷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制冷系统。该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集流部,所述集流部的第一流程侧壁上设有高度不同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喷射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通过喷射器引射集流部中的气态冷媒或液态冷媒,使冷媒在集流管中循环,从而液态冷媒在换热器扁管中分配更均匀,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更充分发挥,相应整机制热性能也得到提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制冷系统。
背景技术
微通道换热器就是通道当量直径在10-1000μm的换热器,由两根集流管、多条扁管及翅片组成,扁管内有数十条细微流道,扁管的两端与圆形集流管相连通。集流管一般竖直放置,集流管内设置水平隔板,将换热器流道分隔成数个流程。
换热器用于蒸发器时,两相态冷媒从集流管下部进入,由于重力影响,在同一流程下液态冷媒分流是不均匀的,下部的扁管中液态冷媒相对较多,上部的扁管中液态冷媒相对较少甚至没有,这样就导致换热器性能不能充分发挥,制约了整机制热的性能。
虽然现有技术中有在管壳式换热器的壳程上部加装喷射器,下部接引射管,由此在壳程和引射管之间形成循环回路,以此消除管外部空气富集膜对换热的影响,但该循环回路并不涉及液态冷媒分流的均匀性;还有在集流管内部分成可贯穿的两个空间,通过进口冷媒的带动作用,在集流管的内部形成冷媒循环,以此使液态冷媒分流均匀,但内部循环的动力仅依靠冷媒进口的吸引力可能不足,使得液态冷媒很难达到分流均匀。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和空调系统,能使得液态冷媒分流均匀,换热器性能提升。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集流部,所述集流部的第一流程侧壁上设有高度不同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喷射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设在所述第一流程的上部,导出所述第一流程中的上部流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设在所述第一流程的下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开口设在所述第一流程的下部,导出所述第一流程中的下部流体。
优选地,所述第二开口设在所述第一流程的上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冷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微通道换热器。
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节流装置,所述节流装置与所述喷射器的进口连通。
优选地,所述节流装置包括电子膨胀阀。
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与所述集流部的第二流程连通;所述第二流程位于所述第一流程的上方。
优选地,所述制冷系统包括空调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微通道换热器,包括竖直设置的集流部,所述集流部的第一流程侧壁上设有高度不同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微通道换热器还包括有喷射器,所述喷射器的引射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喷射器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通过喷射器引射集流部中的气态冷媒或液态冷媒,使冷媒在集流管中循环,从而液态冷媒在换热器扁管中分配更均匀,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更充分发挥,相应整机制热性能也得到提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制冷系统的压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制冷系统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制冷系统的压焓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638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