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21823151.1 | 申请日: | 2019-10-28 |
公开(公告)号: | CN211273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8 |
发明(设计)人: | 林志芬;邹军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博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00 | 分类号: | B01D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一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69 | 代理人: | 杨昕昕;董云 |
地址: | 51000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真空 管路 系统 气体 收集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领域,提供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用于提高回收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冷凝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位于冷凝机构的下方,所述收集机构同冷凝机构连接;所述收集机构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液口,所述真空管路系统中夹带有可凝气体的混合气体从进气口进入冷凝机构后,可凝气体被冷凝下来,由于自重掉入收集机构,不可凝气体从出气口被抽出,冷凝液体从收集机构底部的出液口流出;所述进气口同出液口位于收集机构的不同平面上。进一步收集可凝气体,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体积可大可小,可以针对可凝气体的量进行灵活的设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凝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真空分馏装置一般设置真空冷凝装置,将分馏出来的气体进行冷凝收集,这些装置一般体积较大,但对于包含多组分物料的分馏操作,往往出现低沸点组分冷凝不彻底的情况,有时也会因为冷却液不稳定,冷凝器的冷凝效果差的问题。这些未被冷凝的物料组分会被真空泵抽走,进入真空泵内或排入大气中,造成可回收的液体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
如何有效收集真空管路系统中的未冷凝气体,使真空管路中的残余可凝气体不影响真空泵使用性能以及可能排入大气中,是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高回收效率,提供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真空管路系统的可凝气体收集装置,包括冷凝机构和收集机构,所述收集机构位于冷凝机构的下方,所述收集机构同冷凝机构连接;所述冷凝机构上设置有排气口,所述收集机构上设置有进气口和出液口,所述含有可凝气体的混合气体从进气口流入冷凝机构后,可凝气体被冷凝下来,进入收集机构,不可凝气体从出气口流出,冷凝出的液体从出液口流出;所述进气口同出液口位于收集机构的不同平面上。
在已经经过冷凝的气体的输送管路上再设置一个冷凝收集装置,以收集残余的液体。
进一步收集可凝气体,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同时体积可大可小,可以针对可凝气体的量进行灵活的设置。
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构包括冷凝壳体和冷凝组件,所述冷凝组件位于冷凝壳体内,所述冷凝组件包括至少一根冷凝管。冷凝组件同含有可凝气体的流体接触,降低流体温度,分离液体和气体。
优选地,所述冷凝管内存储有工作介质。冷凝管内的工作介质用于更好换热,将流体中的热量转移到工作介质和冷凝管上,实现冷凝。
优选地,所述不少于一根的冷凝管之间并联后同进液孔和出液孔连接,所述进液孔和出液孔设置冷凝机构的冷凝壳体上。冷凝管内的液体通过进液孔和出液孔实现流动,提高收集装置的工作效率。
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构内设置有折流板,所述折流板的长度小于冷凝管的长度,所述折流板同冷凝机构的冷凝壳体连接。折流板用于布气,将流体均匀的分布在冷凝机构的壳体内。
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构顶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废气出口。废气出口与真空泵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凝机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冷凝液出口,以收集冷凝回收的物料。冷凝液出口与接收罐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上设置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靠近出气口。
优选地,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壳体,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收集壳体的侧壁,所述出液口设置在收集壳体的底部。出液口和出气口设置在不同的位置,可以有效的分离气体和液体。
优选地,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同冷凝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的长度大于收集机构的长度。支撑机构用于固定整个装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博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市博林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2182315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